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昊麟征,字圣生,海盐人。天启二年进士。徐建昌府推官,擒豪猾,捕剧盗,治声日闻。父忧归,服阕,补兴化府,廉公有成,僚属莫敢以私进。

    崇祯五年,擢吏科给事中。上书言:“安民之本在守令。郡守廉,县令不敢贪;郡守慈,县令不敢虐。宜仿宣宗用况钟故事,精择而礼遣之,重以玺书 , 假便宜久任。”时不能行。八月,淫雨损山陵,昌平地动。麟征因请罢内遣 , 言:“黄衣之使,初虽间有摘发,至竞同归模棱。伏愿撤回各使,以明阴不干阳之分,采公论以进退大臣,酌事情以衡量小吏,庶天变可回,时艰可济。”帝以借端渎奏,切责之。

十七年春,推太常少卿。未几,贼薄京师。麟征奉命守西直门。门当贼冲,贼诈为勤王兵求入。申官欲纳之,麟征不可,以土石坚塞其门,募死士缒城袭击之,多所斩获。贼攻益急,麟征趋入朝。至午门,魏藻德引麟征手曰:“国家如天之福,必无他虞。旦夕兵饷集,公煎遽为?”引之出。明日城陷,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 家人救之苏,环泣请曰:“待祝孝廉至,一诀可乎?”许之。祝孝廉名渊,同试秋闱者也,与麟征善。明日,渊至。麟征慷慨曰:“忆登第时吟文信国《零丁洋诗》,今山河碎矣,不死何为!”酌酒与渊别,遂自经,兵部右侍郎,谥忠节。

    方贼之陷山西也,蓟辽总督王永吉请撤宁远吴三桂兵守关门,冀缓急有以可恃。天子下其议,麟征深然之。辅臣陈演、魏藻德不可,谓:“弃地二百里,臣不敢任其咎。”麟征复为议数百言,六科不署名,独疏昌言,弗省。及烽烟彻大内,帝始悔不用麟征言。

(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B、作书诀家人日/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C、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玺书,是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古代递送文书易于破损,所以竹简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B、内遣,指皇帝派大臣到各地巡视,用以监督地方官吏。被派遣的官员一般可以明章或者密奏弹劾官员,各朝代称谓不同,如监察御史、巡按御史。 C、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推举官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D、赠,即追赠,或追封,指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用来表扬对国家有贡献的死者,如明追赠吴麟征“兵部右侍郎”,宋追封岳飞“鄂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吴麟征才能卓越,恪尽职守。初入仕途时,他捉拿有声势的不法之徒,缉捕大盗,名声日渐显著;京城危机时,他用土石堵塞城门,招募死士缒城杀敌。 B、吴麟征清廉正直,积极谏言。在兴化府任上,因为为政清廉公正,僚属没人敢因为私事求他;做了谏官,他建议皇帝选拔廉洁、仁慈的人出任郡守。 C、吴麟征忠君爱国,坚守义节。贼人攻破京城时,他给家人留下遗书后自缢,虽然被救活,但终究还是因思慕南宋的文天祥,吟诵着他的诗,慷慨赴难。 D、吴麟征审时度势,有洞察力。贼人攻破山西,六部中只有他赞同王永吉撤回宁远军的主张;贼人兵临城下,他识破了贼人以勤王为名进入京师的诡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家如天之福,必无他虞。旦夕兵饷集。公何遽为?

②麟征复为议数百言,六科不署名,独疏昌言,弗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白蘋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徐动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濫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那,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②荐:连续。③赍:送给。④覙缕:逐条陈述。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李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 , 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又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商人犯禁货北珠,乃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决。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闻之曰:“有司当如此矣。”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历应天府、河阳、扬州而卒。

(节选自《宋史·李承之传》)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