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七年级学生要能从历史图片中汲取有效信息,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下图是《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七雄形势图》,请结合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强大的诸侯竞相争霸,他们以何名义进行征战?谁是第一个霸主?春秋五霸时期出现了很多成语典故,试举一例。
(2)、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不存在了,该诸侯国是哪个国家?战国因《战国策》一书而得名,其实各国战争频繁也是这个时期的写照。请列举齐国与魏国之间爆发的著名战役一例。仔细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又是哪个国家?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的太史令。临终前他嘱托司马迁继承自己的事业和著述理想,写出一部媲美《春秋》的史书来。司马迁于是开始了《太史公书》的撰写。后来因为替投降匈奴的大将李陵(汉代名将李广之孙)仗义执言,激怒了汉武帝,司马迁被处以酷刑。为了完成对父亲的承诺,司马迁忍辱负重,通过多方取材、严格印证、实地考察,终于写出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史书。

——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安书》

材料二:东晋史学家孙盛在他所著的《晋阳秋》一书中,如实记载了东晋大将桓温北伐前燕,却被前燕大败之事。桓温看后非常恼怒,威胁孙盛的儿子说:“要是这部史书就这样流传出去,我就杀了你们全家。”孙盛的几个儿子哭着请求父亲修改史书,孙盛誓死不从。为了防止别人篡改,孙盛将《晋阳秋》抄录了两本,托人带给前燕皇帝慕容俊保存。

——据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章

材料三:唐朝史学家刘知几批评孔子说:“孔子编《春秋》,经常为有地位、贤明的人隐讳开脱。狄人明明灭了卫国,却因为要掩盖卫桓公的耻辱而不作记载;河阳之会明明是由诸侯召见周王,却在文字上美化为周王外出打猎。要是史书都是这样记载的话,岂不是纵容这些(犯错误的)君主,让他们不用害怕制度和法律了吗?”

——据刘知几《史通·惑经》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