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他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注】①致:送去。②宰藏:蓄积财物。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景公使使者至         ②分食

③使者              ④辞之何也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是寡人之过”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辱之 B、齐之习辞者也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至之市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4)、选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 , 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敝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 , 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 , 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注释】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纵:即使、纵然。③罢:同“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虏:狡猾的家伙。⑥尝:经历。⑦干:做。⑧便:便利。⑨掎(jǐ)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⑩敕(chì):命令。

(节选自《资治通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