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选项
古语
解读
A
道虽迩,不行不至
诚信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B
敬人者,人恒敬之
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勿以善小而不为
D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材料一: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老师和父母,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材料二:放学路上,有同学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同行的几个同学纷纷发表看法。
同学甲: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尊重。
同学乙: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我都会尊重。
同学丙: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
同学丁:我特别尊重言而有信的人。
①是对帮助者的一种回应和尊重 ②过于繁琐,对帮助者心存感激即可
③创造了一种互相影响的友善氛围 ④让帮助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
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爱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