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

【材料一】

①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广西河流众多,共有1.8936万条,分属四大流域五个水系,大小河流呈树枝状纵横交错,形成一条条“母亲河”,养育着沿岸千百万八桂儿女。

②广西把治水作为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大工程来抓,实现了从“治一段”到“治全域”,从“单兵突进”到整体推动,从“就水治水”向系统治水,从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的一系列转变。广西水质持续4年领跑全国,并非朝夕之功,而是一场殚精竭虑、齐心协力的碧水保卫持久战。

③早在1637年,明朝徐霞客来到崇左市天等县向都镇百感通天岩,在《粤西游日记二十九》中赞道:“百感洞,雄邃宏丽,曲折窈窕,杳渺幽闭。”天等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天等通过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河湖岸线空间管控等水环境治理,治理河道沿岸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现象,促进重点源头流域水质提升,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筑牢了左右江流域水生态屏障。

④治水要追根溯源,也离不开对水源涵养林的保护。“红水河流经黔桂土山地带,山高坡陡、落差大、植被少,以前水土流失严重。去年,河池市植树造林38.48万亩,退耕还林262.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52.95%提升到2022年的71.57%,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7.59%,连续两年排广西第一。”河池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河池在江河源头及红水河沿岸实施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筑起了境内红水河流域的“绿色长城”,降低了雨水及红水河河水对两岸的侵蚀。

⑤近5年来,广西颁布实施总河长令5个,累计清理整治了河湖“四乱”问题1万余个,清退非法占用岸线1262.57公里,清除非法养殖网箱2700多万平方米……广西还建成南流江、九洲江、钦江流域污染防治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各类污染源数据2.87万条,实现了自治区、市、县三级协同联动,形成共管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材料二】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五年,对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广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项目总投资4312亿元,“十四五”期间规划完成投资比“十三五”期间规划完成投资金额增长超过一千亿元。

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类型

规划项目总投资(亿元)

“十四五”时期完成投资(亿元)

防洪减灾提升工程

1413

577

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1379

329

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程

556

78.9

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程

857

436

智慧水利建设项目

48.6

14.9

水治理现代化项目

58.4

40.6

合计

4312

1476.4

【材料三】

广西新闻网兴安4月29日讯(记者 王建伟 通讯员 周顺国 肖帆)4月29日,灵渠“天下第一陡”开闸启航仪式在兴安灵渠举行。灵渠之灵,灵在设计。古时通过陡门的开启、封闭调节水位,保证灵渠上南来北往的船只顺利通行。灵渠的陡门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是一项对世界航运有着重大贡献的发明。

历经两千多年,灵渠仍然具备通航功能,并继续发挥着灌溉、排洪、漓江补水、文化旅游等作用,功能价值在不断延续和拓展。近年来,兴安县依托灵渠丰富的水系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主线,深入开展灵渠文化研究,不断加大灵渠保护提升工作力度,持续推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面增强灵渠的品牌影响力,丰富水文化内涵。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三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广西把治水作为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大工程来抓,实现了从“治一段”到“治全域”的转变。 B、天等县所有源头流域水质提升,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筑牢了左右江流域水生态屏障。 C、河池在江河源头及红水河沿岸实施珠江防护林工程,降低了雨水及红水河河水对两岸的侵蚀。 D、近5年来,广西努力推进自治区、市、县三级协同联动,实现了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2)、请按照逻辑顺序简要叙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3)、学校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开展“兴水治水·壮美广西”活动,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就如何科学高效“兴水治水”提出四条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从手指到 AI,人类如何算数

①人类是如何计算的?

②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小朋友们掰着手指数数。 对于进化程度尚不高的人类祖先,手指为人类计算历史写下了里程碑式的第一页。

③不久前中国第一家综合收藏型科学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携手合肥子木博物馆,以“运筹”“机巧”“掣电”3个单元,展示了80件东西方历史上重要的计算器具。

④其实,博物馆目前已经收集到4000多件科学仪器藏品,并对历史上实物已经失传、带有文字记录的中外著名科学仪器和技术发明进行研究性复原。此次展览的80件计算器具中,博物馆研制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复制了古巴比伦数学泥板、战国竹简《算表》,复原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里程计、宋代的计里鼓车,用乐高搭建了古希腊安提凯希拉装置,研制了席卡德计算器、帕斯卡计算器和莱布尼计算器的互动模型。

⑤计数是算数的基础,人的10个手指成为最简单方便的计数工具,这大概也是十进制计算的根本原因。在古代世界,“手指计数法”被发挥到了极致。 现在的人们可能想象不到,欧洲中世纪的手指计数方法,甚至可以用两只手来表示多达99的数字。 直至今日,手指计数仍然在口语、手语和手势交流中广泛使用。

⑥作为人类早期计算实践的起点,除了手指,我们的祖先还利用绳结、算筹、算数等来代表离散数的单元,以移动和排列这些单元的方式来实行简单的运算。对于较为复杂的运算和函数,人们会将计算结果排列成表格或用比例规、计算尺、列线图等模拟计算装置,这些早期的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手动,没有分化出明确的输入和输出装置。

⑦在我国,2017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发现了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算表》,并在同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算表》呈表格形态,核心部分是由“九”至“一”及其积“八十一”至“一”构成的九九法表。 《算表》还可以通过丝线交叉,运用交换律将两位数乘法转为4个交叉点数相加,实现快捷运算。

⑧而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这样的计算器具已经不够用了。

⑨17世纪,机械计算器的构想首次付诸实践,19世纪中叶真正实现商用。 机械计算器的广泛使用,符合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差分机和分析机是机械计算器发展的顶峰,分析机已经具备了程序制的思想,也预示着未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⑩但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电子计算机则是科技史上的一次伟大综合。把电力引入计算机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计算速度。从此,计算不再只是算术,而是智能活动,计算机也不再只是计算工具,而成了人工智能。

 ⑪如今,到处可见的智能手机不再被称作“计算器具”。这种对计算的遗忘,恰恰证明了计算已经深陷在人类活动的每个角落。世界的数字化也让一切问题都化为计算问题。

⑫计算器具无处不在,但却隐而不彰,预示着人类或将进入智能计算的 AI时代。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 11月 3 日 12版,作者叶雨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蓝色能源

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等,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点。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0%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太阳辐射热进入海面,绝大部分被表层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  乎.  接收不到。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 ℃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亿~3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⑥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阔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色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色能源,大有可为!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灵感是一种唤醒

①每一个以文学为生的人,都不会推辞灵感的眷顾,当我们的写作陷入走投无路时,我们常常会本能地祈盼灵感降临。迟迟不能与灵感相遇的愁苦,在艰难的跋涉中灵感突然光顾的狂喜,以及由灵感催生出的“文思如泉涌”的酣畅状态,我们一定都体验过这其中的千般滋味。我们会心一笑,更愿意把这件事看作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或者用中国人惯常的一种形容叫做冷暖自知。

②关于灵感,《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描述:“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③由此,我们发现,灵感虽然如此轻灵,但支撑它存在的,是作者笨拙而长久的内心积累,就这个意义而言,灵感是笨的。灵感又是讨喜的,它的“近在咫尺,远在天边”的“突然”,灵感是上苍给艺术家珍贵的馈赠,如同神灵之光,刹那间照亮浑沌的海面。所有艺术家都体验过灵感降临时内心喜悦或者说小得意。

④路边一棵折断的牛蒡草让托尔斯泰写出了《哈泽·穆拉特》;一只婴儿的粉嫩光滑的后脚跟让契诃夫突然找到描写一个脑满肠肥的官员的办法,他写那人粉红色的下巴好似婴儿的后脚跟。婴儿粉嫩的脚后跟长在婴儿脚上是多么可爱,但若长在一个脑满肠肥的官员脸上,也许就令人生厌了。这样的比喻我至今难忘。

⑤我也曾体会过灵感光顾的快乐。某个深夜,我在梦中被一个绝妙的句子惊醒——灵感来了。我生怕这句子随着梦醒而溜走,急忙起身找出纸笔记下。然而,当我早晨醒来,阅读我那半夜写下的句子时,才发现那句子其实非常平庸。我们有时也有可能完全误会灵感,同时也误会了我们自己。当然,我也有被灵感照耀的时候。我在写作长篇小说《无雨之城》时,很久都为找不到如何描写开头而发愁。某天中午,我站在窗前,无意中看见一个放学回家的小女孩,一路踢着一只高跟鞋走进院子大门。这个快乐的踢着一只被遗弃的旧鞋的女孩子激发了我的灵感,因为这情景正符合我那部长篇小说的气质。一部长篇小说的开头几乎奠定整部作品的风格。

⑥灵感是一种唤醒。我们真正要做的倒是要常问自己:您心中有富矿吗?

⑦我不禁想要话题回到开始:我为什么要在这个亿万信息都唾手可得的时代讨论文学灵感呢?就因为获取信息——特别是各色八卦信息太过容易了吧?就因为这些无需想象,不必殚精竭虑、更不惧文字简陋的“社会情报”,对文学可能的淹没和蹂躏吧?就因为一条网络信息中的社会影响,有时能够轻易覆盖一部长篇小说的容量吧?就因为时代的诸多不耐烦和作家自身诸多不耐烦的顽强干扰吧?若果真如此,那便是文学的失败。当一个信息社会自信而响亮地踏上经济高速公路时,写作者在拥抱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时,更应该有能力留神文学的险情,这是不可逃避的责任。

⑧我们到底要如何寻找创作的灵感呢?如同信息不是智慧,智慧不等于灵感,灵感亦无法捏造。也许,寻找就是不寻找,等待就是不等待,期盼就是不期盼。要得到灵感就要先忘记调动灵感,这其实是一种积极的“遗忘”,当我们把全部的情感,智慧和敏锐的观察力,把对生活不疲倦的热情投向对人生世相的追问和对生命的诚实体察时,灵感才会不期而至。

⑨我们享受这稀缺的美妙,如果创作过程本身就焕发着某种神秘魅力,这即是其中之一吧,而这魅力的呈现,无一例外地基于作家大量日常的朴素甚至是枯燥的劳动。

(文/铁凝,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电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学校宣传部决定开展一次“防网络诈骗”专题活动。小文搜集了几则材料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

材料二:针对青少年的典型诈骗案例5则

1.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

7月29日,某中学学生秦某(男,13岁)在网上看到一则卖游戏账号的信息,遂扫描信息中的二维码添加了对方微信好友。对方以交易前需要查询秦某的信誉积分为由,要求秦某进行转账并称后续会将钱款全部返还。秦某便按照对方要求,通过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向对方转账5笔共计1825元,后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迟返还钱款,且要求其继续转账,秦某遂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购买游戏账号、游戏装备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的、聊天过程中被要求扫描对方发送的陌生二维码的,都是诈骗。

2.网络购物类诈骗

1月29日,某中学学生田某(女,15岁)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出售明星周边商品的信息,便联系了对方并谈妥以500元的价格购买。田某添加了对方QQ好友,在QQ上向对方转账500元,后对方称未收到其转账,田某未有怀疑,再次向对方转账500元,但对方仍以未收到转账为由要求其继续转账,田某遂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网络购买商品时,警惕通过私下添加微信或QQ进行转账,都是诈骗。

3.冒充同学、朋友进行诈骗

1月24日,某中学学生张某(女,16岁)在QQ上收到一同学的消息,对方称在网上购买了一件商品,但因微信暂时无法登录需要其先帮忙代付,钱款过几个小时就能返还。张某未有怀疑,便通过QQ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3次共计873元。后其好友在微信中告知其QQ被盗,遂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凡是亲朋好友提出帮忙转账要求的,请务必先通过电话、视频核实对方身份,再决定是否需要转账。

4.冒充班主任进行诈骗

9月6日,某学校家长林先生在其女儿班级微信群内看到一个昵称是“张老师”的账号发布了一条通知,称要收取新学期的资料费和试卷费用共计598元。由于该账号头像与昵称均与林先生女儿班主任的账号一模一样,林先生便未有怀疑,通讨支付宝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转账598元。后有其他家长联系班主任询问得知学校从未收取过类似费用,遂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家长在微信群内看到学校需要收取学杂费时,请务必和孩子班主任进行电话、或微信沟通,确认事件真伪后,再进行缴费。

5.网络游戏类诈骗

4月19日,某小学学生张某(女,10岁)在家中玩手机时有一陌生人添加其QQ好友,并称可以帮其解除手机游戏的防沉迷系统。张某便根据对方指示,使用其家长手机上的微信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后出现了一张图片,内容是“腾讯中心检测到违规解除防沉迷”,后对方称该微信因为违规解除防沉迷系统,需要在30分钟内联系相关人员解除,否则该微信实名制下所有资金将被永久冻结,且将依法拘留该微信用户。随后张某在对方引导下通过手机验证码更改了其家长的支付宝密码,并向对方提供的支付宝账户转账共计4.8万余元。后被家长发现,遂报警

警方提示:____

材料三:

近日,浙江慈溪,一名小男孩报警说怀疑妈妈正被电信诈骗。当接警员询问详情时,他思路清晰:“有一个电商客服的人,说我妈妈有一个涉嫌违规的账户……”4月11日上午,派出所民警来到男孩所在的学校,对他机智报警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并为他颁发了“反诈小能手”荣誉证书。

(中国警方在线)

阅读下列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力决定学习力

聂震宁

①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 “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如此看来,阅读力确实决定着学习力。但需注意,我们说阅读力决定学习力,是针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阅读能力不仅在语文学习中是核心,在任何学科中都是最重要的基础。

②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阅读力,什么是学习力。 阅读力包括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 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 学习毅力、 学习能力。从国家发展、 社会进步来看、社会的阅读力决定着社会的学习力,它不仅有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还能提高全社会的思想力、创新力,从而提升人民的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使民族精神更加厚重深邃,使得国家更有力量。从人才培养、个人成长来看,青少年强烈的阅读兴趣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支撑他们的学习毅力,增强阅读能力则直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③要提高阅读力,首先要提高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主要从好奇心来。书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著名作家王蒙说他小学三年级读到一篇作文范文,里面描写道“皎洁的月光”,他第一次发现“皎洁”这个词,特别高兴。著名作家莫言说他小时候辍学在家,特别想读小说,为了跟另一个小孩借到一本书,硬是答应帮那个小孩推磨整整推了一个下午。

④有了阅读兴趣,还要养成阅读习惯。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故意去到闹市里埋头读书,从这里开始,养成了他终身手不释卷的习惯。如果你要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可以试试每天晚上在固定时间、 固定地点读书。

⑤有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还要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判断阅读内容的能力和联系实际乃至联想创新的能力。孔子说: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阅读时学会联系实际、联想创新、举一反三的重要性。为此,我特别想强调,青少年阅读一定要“动心”——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文章,解决自己的问题, 自己的学习力也就得到应有的提高。

⑥阅读力决定学习力,这个观点对于青少年阅读特别重要。强烈的阅读兴趣可以增强我们的学习动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支撑我们的学习毅力,不断增强阅读能力则直接能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热爱阅读, 未来的社会才有书香。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力,中国更有力量!

(选文有删改)

材料二

读书,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李 拯

①书籍就好比是想象力的翅膀,让人们得以去俯瞰山川大地,去对视日月星辰。

②通过阅读,人们往往能体验更开阔的人生境界。 当职业发展遇到一时挫折, 可以从那些伟大人物传记里受到“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的激励; 当工作生活面临一时困境,可以从各类书籍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迪。通过读书,人的精神变得更加丰盈,心胸和视野变得更加宽广。

③因此可以说,读书提供了一个跳出来看待事物发展的宽广视野,一个从全周期认识事物的完整视角。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我们工作生活在当下,但如果我们仅凭当下来认识当下,则可能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偏差。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书籍打开一种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视野,从更长的历史周期获得完整而全面的认识。读书可以让人从一世来看一时,从全局来看一隅,从更多维度、更长周期来把握过去、 当下和未来。

④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开阔的事情。顺境时读书,它会赋予你奋进的力量和清醒的思考; 逆境时读书,它能带给你更多慷慨与辽阔。世界读书日是一次阅读的提醒,从这里,我们既能向外看见更开阔的世界,更能向内看见一颗与世界同样宽广的强大内心。

(选文有删改)

11月的深圳仍然被热气包裹,让人感受不到秋意。深圳果真没有秋天吗?带着这些问 题小文搜索了以下材料进行探究,请完成各题。

【材料一】

深圳入秋冷知识

⭐ 冷知识 1:深圳入秋时间越来越晚

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深圳入秋有偏晚的趋势,近10年有6年入秋偏晚,并先后在2015和2020年两次刷新最晚入秋纪录。

⭐ 冷知识 2:平均“试探 ”2.6 次才能入秋成功

(2014-2023年深圳试探入秋次数柱状图) 

⭐ 冷知识 3:深圳的秋季平均长度 71 天

深圳秋季平均长度 71 天,其中最短 35 天(1999 年),当然近年来同样因为气候变暖, 深圳近一半的年份没有冬天,那样的话秋天和春天直接打通了。

(节选自“深圳天气 ”订阅号 2023年11月16日)

【材料二】

深圳入秋偏晚及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异常天气都可归结于一个词“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气候现象之一,表现为赤道中东太平洋的特定海区海温的持续性异常增高现象。从机理上说,厄尔尼诺是暖事件,它会叠加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上,使升温加剧。从统计数据来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全球均温大多会有所升高,譬如2014-2016的超级厄尔尼诺后,全球均温创了新高,让2016年成为有系统气象纪录以来地球的最热一年。

(节选自“ 中国气象 ”订阅号 2023 年 11 月 21 日)

【材料三】

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主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届缔约方会议(简称:COP28)今天正式开幕!各国领导人将齐聚迪拜,共同制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更具雄心的计划,将全球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1.5摄氏度以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并紧急扩大对气候适应的投资。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今天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打破了多项气候记录,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出席气候大会的各国代表帮助世界避免“气候崩溃 ”。

(节选自联合国官方网站 2023年11月29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