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 , 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富,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 , 韩赵宾从 , 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之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浮:漂浮。这里指乘船。②固:险固。③孰与:与谁相比怎么样。④实:充实。⑤乡:通“向”。⑥宾从:服从、归顺。⑦属:通“嘱”,嘱托,托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壁,营垒 B、将军                  约,规定 C、而谓吴起曰            顾,回头看 D、田文                  相,宰相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成礼去        位加吾上 B、天子至        年九十(《愚公移山》) C、已而细柳军    属于子乎 D、军礼见      不疾也(《三峡》)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B、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C、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D、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②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5)、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中都尉不让天子先驱进入军营,是因为周亚夫有过军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号令,不听天子的命令。 B、【乙】文中写田文认为自己在带兵、治国、亲民、守边等方面不如吴起,是为了体现他的谦虚谨慎,反衬吴起的骄傲自大。 C、商朝左有孟门山,右有太行山,北边有常山,南边有黄河,地势险要,最终亡国,证明了地利不足恃,修德最重要。 D、周亚夫治军严格,军法严明,文帝深受感动,肃然起敬,跟随的大臣们也很敬畏。
举一反三
阅读《如果》完成后面的题。
                                                                                                         如果
                                                                                                               龙应台
       ①他一上来我就注意到了,老伯伯,留着平头,头发灰白,神色茫然,有点像个走失的孩子。他裹着一件浅褐色的夹克,一个皮包挂在颈间,手里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走进机舱。其他乘客拖着转轮行李箱,昂首疾步往前,他显得有点慌张,低头看自己的登记证,抬头找座位号码。不耐烦的人从他身边用力挤过去,把他压得身体往前倾。他终于在我左前方坐下来,怀里紧抱着皮包,里头可能是他所有的身份证明。拐杖有点长,他弯腰想把它塞进前方座椅下面,一阵忙乱,服务员来了,把它抽出来,拿到前面去搁置。老伯伯伸出手臂,用很浓的甘陕乡音向着小姐的背影说:“要记得还给我啊。”
       ②我低头读报。
       ③台北往香港的飞机,一般都是满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去香港的。他们的手,紧紧握着台胞证,在香港机场下机,上机,下楼,上楼,再飞。到了彼岸,就消失在大江南北的版图上,像一小滴水无声无息地落入茫茫大漠里。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我太知道他的身世。
       ④他曾经是个眼睛清亮,被母亲疼爱的少年,心里怀着莺飞草长的轻快欢欣,期盼自己长大,幻想人生大开大合的种种方式。唯一他没想到的方式,却来临了,战争像突来的飓风把他连根拔起,然后恶意弃置于陌生的荒地。在那里,他成为时代的孤儿,堕入社会底层,从此一生流离,半生坎坷。当他垂垂暮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⑤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瞥见他颓然的背影,我都无法遏止地想起自己的父亲。
       ⑥父亲离开三年了,我在想,如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让我再度陪他返乡——我会做什么?
        ⑦我会陪着他坐飞机,一路牵着他瘦弱的手。
       ⑧我会一路听他说话,不厌烦。我会固执地请他把他当年做宪兵队长的事迹讲完,会敲问每一个细节——哪年?驻扎在镇江还是无锡还是杭州?我会问清每一个环节,我会拿出我的笔记本,用一种认真到不能再认真的态度,仿佛我在访问一个超强大国的国家元首,聚精会神地听他每一句话。对每一个听不懂的地名、弄不清的时间,坚持请他“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三点水的‘淞’?江水的 ‘江’? ‘羊坝头’怎么写?怎么来台湾的?坐什么船?几吨的船?炮有打中船吗?有没有人掉进海?吃什么?馒头吗?一人分几个?”
       ⑨我会陪他吃难吃的机舱饭。我会把面包撕成一条一条,跟空中小姐要一杯热牛奶,然后把一条一条面包浸泡牛奶,让他慢慢咀嚼。他颤抖的手打翻了牛奶,我会再叫一杯,但是他的衣服不会太湿,因为我会在之前就把雪白的餐巾打开铺在他的胸口。
       ⑩下机转机的时候,我会牵着他的手,慢慢地走。任何人从我们身边挤过而且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故意给我们看,我会很大声地对他说:“你有教养没有!”
       ⑪长长的队伍排起来,等着过关,上楼,重新搭机。我会牵着他的手,走到队伍最前端。我会把他的包放在行李检查转轮上,扶着他穿过电检拱门。如果检查人员说:“请你退回去,他必须一个人穿过。”我会坚持说:“不行,他跌倒怎么办?”我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牵着他的手,穿过。
       ⑫当飞机“砰”一声触到长沙的土地,当飞机还在滑行,我会转过身来,亲吻他的额头——连他的额头都布满了老人黑斑,并用我此生最温柔的声音,附在他耳边,跟他说:“爸爸,你到家了。”
       ⑬“砰”的一声,飞机真的着陆了,这是香港机场。我的报纸,在降落的倾斜中散落一地。机舱仍在滑行,左前方那位老伯伯突然颤巍巍站了起来,我听见空服员急促的声音:“飞机还没停稳,请不要离开座位!” (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日过郡学①,东顾草树郁然,崇阜②广水,不类乎城中。并③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④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⑤,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⑥,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⑦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⑧利害相磨戛⑨,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选自苏舜钦《沧浪亭记》)

      【注】①郡学:即苏州府学宫。②崇阜:高高的土山。③并(bang):通“傍”。④杠:独木桥。⑤坳隆胜势:高高低低的地势。⑥北琦:北边曲岸上。碚,通“琦”。⑦川:水流。⑧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细微的数量。⑨磨戛:计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