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阅读两段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无法。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秦穆公)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奚。既虏百里奚,以为秦穆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穆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

当是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穆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穆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穆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百里奚谦曰:“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铚人,蹇叔收臣。臣欲事齐君无知 , 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頽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頽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于是穆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以为上大夫。

(选自《史记·秦本纪》,有删改)

【注】①媵(yìng):陪嫁的人。②无知:即公孙无知。公元前 686 年,公孙无知弑杀齐襄公,自立为君,第二年被大夫雍廪袭杀。

(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固问/语三日穆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B、固问语/三日/穆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C、固问/语三日/穆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D、固问语/三日/穆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2)、下面对句中加点词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中“乃使人谓楚曰”与“于是穆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中两个“使”字均为“派”。 B、联系成语“以身国”,可推知乙文中“楚人遂与之”中“许”字的意义为“答应”。 C、查字典,“征”有“征召”“征服”“征验”“远行”等义项,乙文中“于色”中的“征”应为“征服”。 D、甲文中“国恒”与乙文中“百里奚秦走宛”中的“亡”,其意义不同。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中提到的“百里奚”属同一个人,他的经历证明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观点。

B、甲乙两文都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证明困苦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C、甲文开始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在经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百里奚自认是亡国之臣,而秦穆公却认为虞君不重用百里奚才导致亡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敬夫①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漾晻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益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于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安不为之掩卷太息也。

(节选自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有剧改)

【注释】①敬夫:张栻,字敬夫,朱熹好友。②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