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华侨、新桥、罗圩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 D、抨击腐朽统治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

近现代

先秦:传说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扁鹊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病。

秦汉:《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葛洪记载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功用。

隋唐:日本多次派药师来中国学习医学;鉴真赴日本传授医学;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孙思邈的《千金方》集唐以前医方学之大成。

宋元:政府派医官到高丽教授医学;王惟一撰《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后由朝廷颁行;传教士卜弥格翻译《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

1914年,各省中医组织请愿团向政府请求保存中医,政府申明“非有废弃中医之意”。

1950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团结中西医”的方针。

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

1956年,苏联派专家来华学习针灸。

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0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屠呦呦凭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

——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等

上表为中医药学发展史大事简表。请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15、16世纪东西方文化同时出现推陈出新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第36条: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第86条: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拉苏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呢?约束滥发特许,为死者举行弥撒、朝圣等;废除野外小教堂;减少教会节日……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

材料三学者在比较王阳明和马丁·路德时,主要有以下观点:①王阳明的学说,突出人的地位与主观能动作用,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确有一定的道理;②就王阳明学说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度广度而言,远远不及同时期马丁·路德及其引发的宗教改革。

——据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整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