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某校高二同学学习历史必修3后制作如下大事年表,开展研究性学习。

……

……

……

公元前500年

西学东渐、孟子、百家争鸣

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

……

……

1500年

明后期中国传统科技的总结与突破、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东学西渐、欧洲文艺复兴、牛顿经典力学形成

1700年

《红楼梦》、京剧形成

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1800年

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兴起魏源出版《海国图志》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兴起、社会主义思潮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850年

维新变法思潮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进化论发表、印象主义画派出现、电影产生

1900年

“中体西用”文化思潮、三民主义提出、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现代主义兴起、量子论提出、相对论形成、电视发明、计算机诞生

……

……

……

(1)、此大事年表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
(2)、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并从思想方面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现代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认识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4)、综合大事年表内容及以上问题信息,分析大事年表对历史学习的意义。
举一反三
历史一般是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研究历史可以采取不同的历史角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 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

中国历史上的形象

1.圣化:孟子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予,可谓至圣矣”,认定孔于是最伟大的圣人。

2.正统化:汉代蓝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千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

3.僵化:宋代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

4.维新化: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亲内写成的作品。

5.丑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认为孔于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痛骂孔子为”盗丘”,带情绪化的言论色彩,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世界历史上的形象

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

——据张荣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十种形象》(节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创建太学。董仲舒指出,太学可以作为“教化之本原”;他建议:“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汉武帝时期的太学,虽然规模有限,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50位博士弟子,但是这一文化雏形,却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 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制订了工厂制度,进行了教育和劳动结合的实验,以解决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工人的无文化状况。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欧文的实验,认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毛泽东在教育领域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1958年明确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指示。

——摘编自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