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怀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首都国际交往“金名片"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①在雄伟的燕山脚下、雁栖湖东北侧,远远地就会望到一座通体红色的圆形建筑。它就是首都国际交往“金名片”——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②会展中心的外形设计灵感来源于天坛祈年殿的倒影,整体设计上秉承了“汉唐升华,天地飞扬”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出汉唐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庄重典雅的特点。
③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78,000平方米,总高度31.9米,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包含大会议厅和精品酒店,地下包含宴会厅、多功能厅和后厨系统。
④会展中心分A、B、C、D四个区,从B区大门的36个台阶拾阶而上,登高的过程既充满了仪式感,也表达了对三十六天罡(又称三十六天将)的敬畏之心。
⑤台阶之上,便是富有特色的大会议厅,它由两层环廊环绕。外环廊的48组方形立柱,静静地矗立于大会议厅最外围,支撑起主体建筑的三重飞檐。内环廊天花板图案是由中国策体字“春夏秋冬”四个字组成的,巧妙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外环廊的48组方形立柱与内环廊的48 根圆形立柱巧妙地构成了“方圆相济”的设计理念,代表了二十四节气交替推进,也寓意空间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延续。
⑥穿过两道环廊,推开“三交六椀”菱花的大铜门,便进入了亚洲最大的可分割式的圆形无柱大议会厅,又名天目厅。大议会厅总面积5500平方米,直径84米,平均高度15米,最高处可达17米。从顶部到地面的一体式隔板,可将大议会厅分为4个扇形区域和1个700平方米的圆形天目厅区域,能同时容纳5000人开会。
⑦天目厅是因大厅中央有一个直径24米的“天眼”而得名。【甲】“天眼”的造型就像一只底部透明内侧带螺纹的扣放敞口白瓷碗。最下层的花格造型是借用日冕的设计理念,阳光透过花格营造出不同效果的阴影,与顶部构成虚实呼应的效果。既能充分利用自然光,又可节省用电。同时“天眼”与圆形大会议厅自为一体,很好地展现出传统美学中“天圆”概念。
⑧既然有“天圆”,那就一定会有“地方”。乘下行电梯进入地下一层便可来到大宴会厅。大宴会厅里“方”的设计理念无处不在,大宴会厅整体就是一个2000平方米的正方形。从头顶上的组灯 到脚下的地毯,也都有着“方”的精美设计。屋顶上100块方形组灯,每一组方形灯由99盛小灯构成,全厅共计9900益。数字“99”与回纹图案的地毯相映衬,都表达出吉祥之意。
⑨圆形大会议厅和方形大宴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 圆规方矩”等理念完美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⑩因为会展中心圆形的建筑形式和大空间的功能要求,加之圆形主会场屋盖跨度为84米,所以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上置放射状鱼腹式空间椼架体系,大大增强建筑承重能力、抗震性能,同时实现了减材节能。
⑪会展中心作为中国首个国际首脑峰会“零碳”场馆,首个会展类的绿色三星级建筑,【乙】场馆设施运用各种高新技术,使其整体节能率接近7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35%。如:运用国内领先的太阳能供电储电系统、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30多项前沿节能技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低碳环保、科技创新”的场馆。
⑫自2014年成功承办第22次APCE领导人峰会后,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已成功接待了很多国际大型活动。如:北京国际电影节、G20能源部长会和科技创新部长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届全球社会生态企业家论坛、第五届国际食品安全峰会等,共计1000 余场会议会展活动。
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在造型设计、结构布局、内部装饰,甚至是图案、用色等细节都蕴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加之与前沿科技相融合,在各个重要国事活动上都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形象,由此成为首都一张靓丽的国际交往“金名片”。
本文首先介绍了会展中心的地理位置、①和总体规模;接着采用②顺序,依次介绍了正门的36阶台阶、圆形大会议厅、方形宴会厅;最后介绍了会展中心的③和承办的各类会议会展活动。由此会展中心成为首都国际交往“金名片”。
【甲】“天眼”的造型就像一只底部透明内侧带螺纹的扣放敞口白瓷碗。
【乙】场馆设施运用各种高新技术,使其整体节能率接近7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35%。
【资料二】物以类聚,“肌”以群分,肌肉根据“工作需要”,有着不同的类型,其特点如下:
类型 | 位置 | 运动特点 | 肌纤维特点 |
骨骼肌 | 大多位于四肢,躯干等部位, 可以看到和感觉到。 | 受人的主观意识支配,同时又大多依附在骨骼上,靠牵引骨骼而产生运动。 | 是所有肌纤维中最长的,能达到40毫米。 |
平滑肌 | 人体的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和呼吸道中,看不到,也感觉 不到。 | 收缩舒张自发进行,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 | 长度较短,只有20-300微米。 |
心肌 | 只存在于心脏,看不到,也 感觉不到。 | 不受人的意识控制,但又能快速收缩 | 直径比骨骼肌粗,排列成网状 |
【资料三】人体骨骼肌共有600多块,它从一丝纤维开始,到最后组成一块肌肉,并不是简单的堆积.捆绑,而是“逐级累加”——每条纤维的外部,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N条肌纤维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纤维束后,又会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而这些纤维束再聚到一起,还会再有一层膜来包裹。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块。这样一层一层分级包裹,就如同生产钢缆时,从钢丝到钢缆的制作过程,可以让组织的负荷强度最大化。
【资料四】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续强力收缩,导致血流中断,乳酸就无法被快速代谢,量大了就会刺激神经,产生酸痛感。等停止运动一分钟左右,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而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痛,其实并非主要由乳酸造成,而是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只不过拉伤程度较低,感觉与乳酸堆积类似。当然,肌肉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自我修复这种“肌肉拉伤”的。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