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一:按兵而农,粟爵粟任(按缴纳粮食的多少,授予官职和爵位),使民以粟出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
——摘编自《商君书》
材料二:汉高祖推行“轻田租,十五税一”。汉文帝首开三十税一的先例,并曾下诏免除农业税,亲率群臣到田间从事象征性劳作。汉景帝则把三十税一作为定制传之后世,要求各级官府务必勤于农桑。
——摘编自赵梦涵《西汉前期的农本思想与农税政策分析》
材料三: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摘编自贾思勰《齐民要术》 | 《齐民要术》内容包括有:卷一,耕田、收种2篇,种谷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卷四,园篱、栽树(园艺)2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
材料一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的货币 | 到汉武帝后期,盐铁专卖已经成为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解决了武帝时面临的财政危机。盐铁专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豪强望族对黎民百姓的肆意兼并蚕食,桑弘羊称盐铁政策“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 ——摘编自刘再起《汉代盐铁政策对我国现阶段经济政策的启示》 |
材料三 《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南宋诗人陈亮亦称“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摘编自臧嵘《关于光武中兴》
材料四 “夫农,天下之本也。”这是汉文帝的名言,也是他的行政宣言,他多次下诏,劝课农桑,鼓励生产,亲自参加农耕活动,命皇后养蚕,垂范天下。为了恢复生产,文帝十二年改为三十税一,第二年,干脆免除天下田租,直到景帝三年才复收,此后维持在三十税一。一系列宽松的赋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了景帝后期,粮仓里的储粮陈陈相因,流出仓外,府库的钱太多,堆积多年,以致穿钱的绳子烂掉。因此,盛世无一例外都是历史上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的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摘编自赵威《中国古代的治世》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