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重点名校入学分班真卷 2023年广大附中黄埔实验学校入学语文真卷(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① , 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②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③织纴(rèn)。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④一年一度相会。
——选自《月令广义》
【注释】①机杼劳役:指在织布机上操劳。②不暇:没有时间,顾不上。③废:荒废。④许:答应,允许。
【甲】读书
【宋】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
【乙】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③ , 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渭南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元元:人民、百姓。②课:阅读。③椟:木匣子,这里指书橱。④觌(dí):相见。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王华还金
ㅤㅤ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 , 以大醉,去 , 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①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②为谢,却不受。
【注释】①以:因为。②铤:同”锭”,古代货币单位。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盖汝①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② , 不待远离膝下③ , 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④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⑤人物。
(选自《朱子文集》)
【注释】①汝:你。②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③膝下:借指父母。④汩:搅乱,扰乱。⑤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①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节选自《说苑·建本》)
【注释】①炳:点燃。②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