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化学月考试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小组的同学学习酸碱的性质后,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药品,通过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对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进行了鉴别。

方法一:只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探究】

①小刚分别取少量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分别滴加适量酚酞试液,观察。

现象: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3号试管中酚酞试液变红色。

结论:3号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②小佳取来小杰实验后的试管,取3号试管中的红色溶液少许再分别滴入1号和2号试管中,观察到2号试管中红色溶液不变色,则2号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方法二:用pH试纸粗略测定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来进行鉴别。

③小明同学认为,可以用pH试纸粗略测定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来进行鉴别,测得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的溶液就是稀盐酸。

④写出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

(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其中可能含有NaCl、Fe2O3、Na2C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A的化学式为;溶液B的颜色为;沉淀C的化学式为

②由过程Ⅲ的现象可推断固体混合物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③无色溶液D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④写出过程Ⅰ中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

举一反三

实验室有两瓶试剂,分别为待测液A、待测液B,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NaOH溶液或Ca(OH)2溶液。同学们对待测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小芳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滴于pH试纸上,测出待测液A的pH约为3,则待测液A是{#blank#}1{#/blank#}溶液(填“酸”或“碱”)。
(2)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小芳又做了四组实验。请你帮助她完善如表并分析: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锌粒

BaCl2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Na2CO3溶液

现象

待测液A

{#blank#}2{#/blank#}

产生白色沉淀

变红

产生气泡

待测液B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变蓝

无明显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出待测液A是{#blank#}3{#/blank#}(填化学式)溶液。以上四组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组的实验现象即可证明待测液B为NaOH溶液的是{#blank#}4{#/blank#}(填实验序号)。

【质疑讨论】

(3)小强对实验二中待测液B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提出质疑,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待测液B已变质,写出待测液B变质的化学方程式{#blank#}5{#/blank#}。

【提出问题】NaOH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4)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blank#}6{#/blank#}。

【设计实验】

(5)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下表,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变质后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blank#}7{#/blank#}。

溶液变红

【反思拓展】

(6)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上表步骤二还可以用下列{#blank#}8{#/blank#}(填字母代号)方案代替,产生其他的现象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a.滴加CuCl2溶液       b.滴加MgSO4溶液     c.通入CO2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