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单元测试卷(A)
材料一
在一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时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在英国打通世界边边角角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削弱。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少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
——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材料二
一战前的欧洲 | 一战后的欧洲 |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在这一体系下,战胜国瓜分了战败国的遗产,加强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剥削。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巨大胜利,这对美国势力的迅速扩张具有重大影响。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领土 |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
军事 |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 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
政治 |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
赔款 |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
殖民地 |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霸权主义时代下的两极格局】
材料二:“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三: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2011年3月19日,美、英、法等国多国部队袭击利比亚,造成利比亚危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