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测试卷

学习历史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七年级同学以“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主题: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展板一 【小钱币·大历史】

展板二 【平面图·较区别】(5分)

图四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图五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1)、一组同学搜集到一组纪念币。请你任选两个人物,分别简述其被纪念的理由,并归纳这些人物的共同贡献。
(2)、二组同学展示了左边一组平面图,根据平面图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北宋都城规划的不同点。简述宋代城市商贸活动的兴盛带给人们的好处。
举一反三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世界文化百花齐放。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对我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学派?举出该学派对你“入世”(即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及其思想,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二   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______、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______、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

——摘自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2)根据所学知识,补全题干缺失处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并举出一部明朝这种流行的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品。

材料三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自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著作《新工具》

(3)根据材料三中培根的评述,概述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近代发展作出的贡献。

材料四   严复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898年

译著《天演论》出版,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

1909年

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出版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严复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严复变法思想形成的因素。

材料五   深圳平均63人就有1人手握一家高新企业,平均每天有46项新的发明。

——数据来源于《航拍中》(第二季·广东)

(5)结合上述材料,你对文化事业有何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