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 第22课皇帝的新装
特大号鳟鱼 [英]杰·克·杰罗姆
①晚上,在这条河边的那些小旅馆里住宿,听当地人给你讲一些似是而非的故事,常常是很有趣的。
②我们走进旅馆的客厅,坐了下来。那里先就有一个老人,正在用一根长长.的瓷烟斗吸烟呢。我们跟他自然而然地开始聊天了。
③我们不知不觉地就提到了我俩是外地人,一到明天早晨,就将离开这里。
④这时,谈话暂时中止。我们的眼睛开始向四处张望。最后,视线集中在一只积满灰尘的玻璃柜子上。这只玻璃柜子被高高地吊在壁炉的上方,里面装着一条鳟鱼。这条鳟鱼使我们非常惊讶,因为它是如此之大,实际上在我第一眼看到它时,我已经把它错认作鳕鱼。
⑤“哦,”这老先生随着我们的目光,在看到这条鳟鱼以后,吐了一口烟圈,说:“这家伙不错吧?” “是十分少见啊。”我喃喃地说。乔治问这个老人,根据他的估计,这条鳟鱼有多重。
⑥“十八磅六盎司。”接着,他又吐了一口烟圈,然后站起身来,脱掉外衣。“是的,”他继续说,“还是在十六年以前,在那一年的二月三号这一天,是我把它捉到的,正好是在桥下面。他们告诉我这条鱼在河里,我说我要把它捉住。后来果真把它捉住了。眼下,在这一带,这么大的鳟鱼可不多见啰。晚安,先生们,晚安。”
⑦他走了。在此之后,我们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这条鱼,这的确是一条非同一般的鳟鱼啊。我们正在看鱼,村里的送信人来了。他正好在这家旅馆里落脚,他看到我们在看鳟鱼。
⑧“这条鳟鱼是我捉的! 先生。”这个愉快的老头子说,话语在空气中跳动。“我是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正好是在运河水闸下面捉到它的。当我在我的邮递路线的尽头看到这个庞然大物时,我大吃一惊。好啊,你们看,它有二十六磅重呢! 晚安,先生们,晚安。”
⑨我们四目相对。
⑩五分钟以后,第三个人走进来,又描述了一番他是如何在一个很久以前的早晨捉到它的,于是,他又走了。接着,一个一本正经的中年人走进来,他在窗户旁边坐下了。
⑪在一段时间里,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说话。可是在最后,乔治转身朝着新来的人说:“请你原谅,如果你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在这里捉到这条鳟鱼的话,我的朋友和我都将非常感谢你哩。”
⑫“这是为什么呢? 谁告诉你们是我捉到了这条鳟鱼?”他诧异地问道。
⑬我们说没有什么人告诉过我们,可是,不知怎么的,我们觉得捉到这条鱼的人一定是他。
⑭“好吧,这真是一件非同一般的事情,的确是非同一般啊。”这个陌生的人回答道。他笑了。“事实上,你们说得非常正确,这条鱼的确是我捉住的。竟然被你们猜中了。而我为了捉它,付出的代价也很高啊。这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接着,他就告诉我们,他是如何花了半个小时才把它捉住,而它又是如何绷断了他的钓鱼竿。他说,他曾仔细地称过鱼的重量,精确的数字是三十四磅,不多也不少。
⑮在他走后,旅馆老板来到这里。我们把我们所听到的,关于这条鱼的种种不同的来历告诉他。他被逗得大笑起来,我们也都痛快地笑起来。
⑯“真想不到! 哈哈哈!”这个诚实的老头子痛快地笑着说,“是的,他们要是真的钓到了这条鱼的话,是会把它送给我,让我来装饰我的客房的。他们的确是这种有交情的人啊! 哈哈哈!”
⑰于是,他把这条鱼的真实来历告诉了我们。原来,这条鱼是他自己捉到的。在很多年以前,当他还完全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有一次他逃学,他说,只是由于提了这条鱼回家,才免了一顿处罚。
⑱这时,他被人喊走了。乔治和我再一次把视线转到这条鱼身上来。这真是一条最令人吃惊的鱼啊!我们越看越觉得它了不起。以至于乔治为了把它看得更清楚一些,竟然爬上了一把椅子的靠背。可是,这把椅子突然翻倒了。乔治害怕摔倒,就鲁莽地抓住了装鳟鱼的玻璃柜子。于是,哗啦啦一声,柜子倒下来了。乔治和那把椅子,竟然一起压在这只柜子上面。
⑲这条鳟鱼,被摔得粉碎,摔成一千块碎片了。
⑳原来,它只是巴黎制造的一个石膏模型罢了。
这真是一条最令人吃惊的鱼啊!
疑问:结合全文来看,这条鱼的“最令人吃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复情节” “三复”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见的重复叙述模式,指同类型情节三次反复。情节的循环往复可以把戏剧性发挥到极致,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充分展现人物形象,并深化主旨。 |
⑴【探究一:“重复”中的变化】
①故事中的不同:我发现“抓鳟鱼的故事”中时间、地点、人物和 、 都不同。
②人物个性的不同:我发现几个讲故事人的性格同中有异,请你选择其中两个人物来分析其不同个性。
⑵【探究二:“重复”中的深意】课内与课外相互联结是学习的重要策略。请联结下面材料,分析两文在情节上多次重复的用意。
课本里的“重复”:《皇帝的新装》里大臣们和皇帝先后去看并不存在的“新装”,先后表现出内心的疑惑与惊慌,却又先后夸赞“新装”,情节基本相同。
A.儿童 B.青少年 C.成年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