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

课外文言文阅读

晏子辞千金

晏子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寡人不知,是寡人之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 请以宾客。晏子。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注释】①市租:税租。②再拜:拜两次,表示十分恭敬。

小语在积累文言常识时收录了上面这篇文言文,请你和他共同完成下面的笔记。

小语:我在抄录画波浪线的句子时掉了标点符号,你看看我应该在哪两处断句。

我:⑴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小语:文中加点的词比较容易理解,我能根据日常积累和上下文语境解释出它们的意思。

⑵晏子⑶是寡人之

⑷请以宾客 ⑸晏子

但文中还有两个词我不太能理解,你能帮我看一下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我:我之前在做文言知识积累的时候,接触过通假字这种特殊情况,我觉得“使者反”中的“反”应该是⑹的意思。我们读文言文遇到不懂的字词时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来帮助阅读,这是我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的关于“致”字的几个义项:①送,送给;②招引,招致;③情致,情趣;④细密,精细。由这几个义项可知“使吏致千金与市租”的“致”的意思是⑺(填序号)。

小语:我也得注意学习方法了。谢谢你的解答,现在我知道“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应该翻译为⑻

我:不客气。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除了弄懂文章大意,也可将文中人物的形象作为笔记记下来。

小语:谢谢提醒。我要把“晏子是一个⑼的人”记在一旁。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谏杀圉人

    景公使圉人①养所爱马,暴病死,公怒,令人操刀,解②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③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④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属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爱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⑤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注释】①圉(yǔ)人:养马的人。②解:肢解,分解肢体。③矍(jué)然:惊惶四顾的样子。④属(zhǔ):交给,后作“嘱”。⑤喟(kuì)然:长声叹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