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联考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非遗魅力 文化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材料一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春节在国人心中,是时间的节点,是情感的纽带,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家与国,承载着对家庭、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刻情感。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其文化价值和经济潜力不断被挖掘,春节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请结合材料,谈谈春节申遗成功有何深远意义?

材料二   我国在2011年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法律保障。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2024年11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各级政府积极客实法律规定,推动非遗工作取得成效。同时也指出各级政府还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大保障,聚焦体系建设,坚持守正创新。

(2)结合材料,运用法治和民主知识,分析我国国家机关是如何推动该法律的实施的。

举一反三
作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正成为全球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互信是合作的诶必要条件。从2013年提出倡议,到2017年,“一带一路”已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

国际社会反映:习近平出访40多尔衮国家,多次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得到相关国家的热情回应;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态支持

政府间合作协议:中国签署近40个,与20多个国家签署实质性产能合作协议

经贸合作区:中国在沿线国家建设56个,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6.3万亿人民币

亚投行:引来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襄盛举

材料二:经济融合是合作的主要内容。珠三角的家电、纺织等产业具有强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但这些年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困扰。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落后,精明的粤商将眼光瞄准了拥有数十亿居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大胆“走出去”,将生产基地搬到了异国他乡。

材料三:民心相通是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东非某国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该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原始部落众多,宗教信仰多元,民风民俗、饮食习惯和社会心理差别也大,现代文明和古老的部落文化并存。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进入该国,文化碰撞在所难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