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898年9月伊藤博文认为:“有关国家利益得失之举,尤益慎重周详,切忌轻躁之行为”。这反映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
而清朝戊戌变法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C”。
(1)材料所述的中日两国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blank#}1{#/blank#} )
(2)欧美列强不希望日本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明治维新不利。({#blank#}2{#/blank#} )
(3)进入19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亚洲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矛盾重重。({#blank#}3{#/blank#} )
(4)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列强侵略,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目标。({#blank#}4{#/blank#} )
(5)相对于日本的维新派,中国的维新党人显得幼稚而经验不足。({#blank#}5{#/blank#}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近代以来170多年的追赶,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发展,需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智慧;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广东尤其引人注目,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走在前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经济上,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岳麓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孙中山领导了这一场解放,即使最后还是输了,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胜利……105周年了,现在回头看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会热血沸腾,因为这是中华儿女的一起长大崛起。

材料四:这场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在思想文化的补课”。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的步伐更快。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两年后,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中国有了奇迹般增长。  1978年,邓小平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

请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