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困难
上海市金山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控(一模)试卷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①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②催黄鸟,晴光转绿蘋③。
忽闻歌古调④ , 归思欲沾巾。
【注】①杜审言,河南巩县人。唐永昌元年(689),在江阴县任小官,心中不爽。②淑气:和暖的天气。③蘋(pín):多年生草本植物。④古调:古雅的曲调,借指陆丞写的诗,即题中的《早春游望》。
寒食雨二首①(其二)
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② , 死灰吹不起!
【注】①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到达贬所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寒食节。②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地哭起来。这里隐言拟学阮籍穷途之哭。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秦风·兼葭
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⑾。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晞(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s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
奉酬永叔①见赠
王安石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②最出诸生后,倒屣③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④岂宜蒙。
(注)①永叔,即欧阳修。②抠衣,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时的动作。③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王粲传》:“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一坐尽惊。”④贶,赠、赐。
解连环 ·孤雁
张炎①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 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②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③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 转。暮雨相呼,怕基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①张炎:早年为贵族公子,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父死家散,浪迹天涯。②因循:沿用旧习不改,此处指孤雁因为离群而耽搁。③谩:同“漫”,徒然。长门:汉武帝时陈皇 后被弃置幽居的冷宫。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