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衢州市风华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

困境中精神家园的守护

①士,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阶层,不仅有强烈的文化自我意识,而且有强烈的参政意识。他们寒窗苦读数十年,呕心沥血破万卷,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在科举考试中破茧而出,赢得个一官半职,效力朝廷,为国家为百姓做点有用之事,死后留下芳名。

宦海有不测风云,当士大夫的思想主张与君主制度发生冲突时,士大夫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凉之境。他们就遭遇降职、贬逐荒远之地,经历囹圄之祸。 , 五味杂陈爬上了心头,政治人重归文人的身份,挥毫抒情,他们的诗赋作品也带上了他们复杂心境的烙印,贬谪文化在中国古代就熠熠生辉。

③士大夫遭贬谪,或是因为忧民疾苦,与当权者政见不合;或是才高遭妒,受小人谗毁;或是卷入党派斗争。(A)因此士大夫贬谪普遍存在一种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怨愤之情

④但君主专制力量的强大优势,忧谗畏讥的心理,使他们不便于直抒胸臆。于是他们或用比兴手法,抒发心中对君主的不满,表达自己内心的委屈。(B)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托儿女之情以写君臣之事,以花草自喻,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骆宾王借蝉自喻,用比兴手法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或借评论历史人物表达对自己所受遭遇的不满。辛弃疾用历史上的美人陈皇后遭嫉妒,比喻自己被排斥及政治上的失意。苏轼用三国时羽扇纶巾、风流倜傥的英雄周瑜形象含蓄地表明自己的抱负。或用今昔对比手法,感旧伤今,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中用大量笔墨描写旧时的欢宴游赏,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和当今重游时的伤感形成鲜明对照,自然地表达在新旧党争中遭到贬斥,经历过宦海浮沉与人事的巨大变化后,作者个人痛感世事沧桑的抑郁情怀。更多时候,贬谪士人们用满眼悲凉的景物来映衬自己满腹的悲凉。柳宗元描写他被贬到的柳州是“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蛮烟瘴雨之地。其实这些受贬之地在当时也不一定都如此荒凉,只不过在贬谪士人眼中远离了政治中心的“朝”,这些地方就是“野”,哪怕它经济上已是“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在失意人眼中也只有蛮荒凄凉。说到底,这些景只不过是士人悲凉怨愤心情的一种投射。

⑤当然,贬谪士人的政治悲剧也激发了他们对现实的认识,使得一些士人对功名逐渐淡漠,在浸游山水中追求一份心灵的恬静。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时,追游永州境内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生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受。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那高于群山、卓尔不群的西山何尝不是作者人格精神的象征?苏轼在《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中把归隐视为傲世独立的表现,把返归自然当作精神的慰藉和享受。(C)于是贬官士人情有所系,苏舜饮有浪沧亭,欧阳修有醉翁亭,苏轼有超然台,苏辙有喜雨亭……(D)他们在求得心灵平静的同时,以另一种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既然不能铁肩担道义 , 就让我妙手著文章 , 让我的名声才华显露于后世

⑥但我们也发现,不管被贬后是如何寄情山水、归隐山林,我们的一部分贬谪士人内心仍有“兼济天下”的理想,许国致身的参政意识,使得他们在内心深处始终充满了历史使命感。饱读诗书的士人当然忘不了孔子的谆谆教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们接触了解的生活环境只有两种:庙堂和草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的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士人的心境:不仅达时要兼济天下,即使穷时也不能忘记为国为君为民操劳。因此,贾谊在被逐的情况下仍用《过秦论》总结亡秦的历史教训,想为汉代借鉴白在流放夜郎后仍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心系家国夙夜难安; E 。即使处于被贬这种尴尬的境地中,他们仍然自觉地、主动地背负起沉重的现实十字架,明知再也没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政治舞台,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历史使命感在贬谪文学中表现非常突出。

⑦因此,贬谪文化不仅是贬谪士大夫情绪的发泄,更是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守护。他们的被贬,是他们的不幸,又是他们的幸运。同时,他们的被贬既是时代的损失,亦是时代的财富。

(选自《中学语文》2010第11期,有删改)

(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为第②段横线处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       )
A、假若  因为  所以  因此 B、然而  因为  所以  由此 C、然而  于是  甚至  由此 D、假若  于是  甚至  因此
(3)、下列句子,有的表明观点,有的陈述事实。请判断,并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因此士大夫贬谪普遍存在一种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怨愤之情。

(B)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托儿女之情以写君臣之事,以花草自喻,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

(C)于是贬官士人情有所系,苏舜饮有浪沧亭,欧阳修有醉翁亭,苏轼有超然台,苏辙有喜雨亭……

(D)他们在求得心灵平静的同时,以另一种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既然不能“铁肩担道义”,就让我“妙手著文章”,让我的名声才华显露于后世!

表明观点的句子是:;陈述事实的句子是:

(4)、参照划波浪线的句子,在第⑥段E处补写一个合适的论据。

因此,贾谊在被逐的情况下仍用《过秦论》总结亡秦的历史教训,想为汉代借鉴白在流放夜郎后仍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心系家国夙夜难安; E 

(5)、文章结尾说“他们的被贬,是他们的不幸,又是他们的幸运。同时,他们的被贬既是时代的损失,亦是时代的财富。”请从下列贬谪士人及作品中选择一例,联系选文内容和学习经验,写下你对这两句话的体悟。

A.苏轼《水调歌头》       B.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C.李白《行路难》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24日,略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谈话的艺术

梁实秋

    ①谈话不是演说,更不是训话,所以一个人不可以霸占所有的时间,不可以长篇大论地絮聒不休,旁若无人。有些人大概是口部筋肉特别发达,一开口便不能自休,绝不容许别人插嘴,话如连珠,音容并茂。他讲一件事能从盘古开天地讲起,慢慢地进入本题,亦能枝节横生,终于忘记本题是什么。在英国文人中,约翰逊博士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咖啡店里,他一开口,老鼠都不敢叫。那个结结巴巴的高尔斯密一插嘴便触霉头。Sir Oracic(约翰逊博士)在说话,谁敢出声?约翰逊因此被称为当时文艺界的独裁者。

    ②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写文章肯用心的人就不太多,谈话而知道剪裁的就更少了。写文章讲究开门见山,起笔最要紧,要来得挺拔而突兀,或是非常爽朗,总之要引人入胜,不同凡响。谈话亦然。开口便谈天气好坏,当然亦不失为一种寒暄之道,究竟缺乏风趣。常见有客来访,宾主落座,客人徐徐开言:“您没有出门啊?”主人除了重申“我没有出门”这一事实之外没有法子再作其他的答话。谈公事,讲生意,只求其明白清楚。禅师们在谈吐间好逞机锋,不落迹象,那又是一种境界,不是我们凡夫俗子所能企望得到的。

    ③在技巧上,谈话也有些个禁忌。“话到口边留半句”,只是劝人慎言,却有人认真施行,真个的只说半句,其余半句要由你去揣摩,好像文法习题中的造句,半句话要由你去填充。有时候是光说前半句,要你猜后半句;有时候是光说后半句,要你想前半句。一段谈话中若是破碎的句子太多,在听的方面不加整理是难以理解的。费时费事,莫此为甚。我看在谈话时最好还是注意文法,多用完整的句子为宜。另一极端是,唯恐听者印象不深,每一句话重复一遍,这办法对于听者的忍耐力实在要求过奢。谈话的腔调与嗓音因人而异,有的如破锣,有的如公鸡,有的行腔使气有板有眼,有的回肠荡气如怨如诉,有的于每一句尾加上一串格格的笑,有的于说完一段话之后像鲸鱼一般喷一口大气,这一切都无关宏旨,要紧的是说话的声音之大小需要一点控制。一开口便血脉偾张,声震屋瓦,不久便要力竭声嘶,气急败坏,似可不必。另有一些人的谈话别有公式,把每句中的名词与动词一律用低音,甚至变成耳语,令听者颇为吃力。有些人唾腺特别发达,三言两句之后嘴角上便积有两滩如奶油状的泡沫,于发出重唇音的时候便不免星沫四溅,真像是痰唾珠玑。人与人相处,本来易生摩擦,谈话时也要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新东方带货直播,为何突然就被这么多的人同时关注到?

    ②说起来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在东方甄选直播间,主播们会用中英双语介绍商品,生动有趣又能学到知识。远到南太平洋的虾,有人在卖货的同时居然用中英文双语与你讲历史聊人文,这无疑刷新了公众对于直播带货的认知。

    ③新东方“断臂求生”之所以能出一条新路子,当然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秉承初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或许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直播带货还能玩出知识直播,这样的“金点子”令人眼前一亮,受此利好影响,新东方在线股价盘中一度涨近40%。

 (摘自《钱江晚报》2022年6月3日)

材料二:

    ①知识传播与商品本身有关,如果商品是书籍、教材和教育内容,推销与商品就可以在知识和文化上无缝对接。例如,带货者说的是:一个高素质家庭,孩子的书架上应该有这本书--《DK博物大百科》它好在哪里,在这些岩石中,有跟我们人体一样的元素。我们身体70%都是水,H来自于大爆炸;比如我们吃的米和面,碳来自于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比如我们身体里有铁元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与岩石无异,人有亲自然的现象......

    ②对于其他商品,带货同样可以实现知识和传播的目的。比如带货卖大豆,从大豆起源于中国;从国内大豆的品种,再介绍特定产地的大豆;从大豆制品的种类,再谈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对人的营养作用,毋庸置疑,这完全可以激发直播间观众的购物热情并当场购买。

    ③根据《主播职业报告》,大量主播为了能够在直播中获得更好的收入、拓展自己的职业平台,吸引粉丝、获得更高的曝光量,越重视自我能力的提升。

材料三:

    ①如果你厌倦了那些“一二三上链接”的忘情嘶吼,那些“别拦着,就是要给家人们送福利!”的拙劣表演,那些“点了关注再来拍”的疯狂催促,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新东方起步这么晚,还能在“白热化”的直播间竞争中夺取一席之地。因为始终如一,也因为太不一样。

    ②始终如一的,是新东方老师的口才和本事。80后、90后忆起年少时,谁没听过一两个新东方老师的段子呢?又有多少人报新东方的课,就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听老师边讲课边讲“脱口秀”?

    ③在花样繁多的直播界,营销套路是永恒的,优质文案却是稀缺的,而新东方的老师董宇辉,可以做到每次卖大米的文案都不一样!在新东方的直播间,老师们可以从人间烟火气讲到世界地理景观,从两河文明讲到华夏农耕文明,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双语切换无缝衔接,炫技却不油腻,这些网络销售员,不愧是以前当老师的!

    ④是的,他们称自己为网络销售员,而不是听上去更洋气,更混淆实际工作内容的“主播”。单从一个称呼,就能看得出,这群人太不一样,

    ⑤他们未丢失最宝贵的真诚,没有在直播带货世界摸爬滚打的圆滑和淡漠,没有那种千方百计要人下单的功利心。比起卖货拿提成,他们仿佛更享受这种与网友畅聊交流的机会,甚至还会因为说得太嗨,忘了卖货,需要导播提醒,这种谋利上的“笨拙”,恰恰能让阅直播无数的粉丝们破防。

    ⑥从半年前直播间长期只有几个人,平均单场直播销售额不足30万,到如今成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凝结出新的人生道理:才华和真诚才是不变的“流量密码”,有趣的灵魂不管在哪里都会闪闪发光。

 (选自《楚天都市报》2022年6月15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名士风度

①古话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名士风流”或“名士风度”,在中国典籍中常常见到,今天的人们也不陌生。只是在今天,“风流”二字的含意多了一点言外之意,言“风度”,才使大家感觉是完全的褒义。其实,风度、风骨、风格、风尚、风韵、风姿、风流等一批以风领起的词语都出现于魏晋时期,强调的是人的内蕴体现于外表的观感,犹如微风拂面,看不见却感觉得到。因此,“风”与“流”在此意思相同,而人物的内涵旨在理想追求,因此用“度、骨、格”这样略显硬朗的字来形容也更准确一些。名士是中国历史的产物,代表着中国士人文化的一种精神品格,以至于风流、风度之外,还有名士情怀,名士格调等表达。

②名士,顾名思义,就是在社会上有名望的士。何谓士?

③首先,士不是贵族,其次,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士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追溯其源,士是西周国家官职(天子、公、卿、大夫、士)的最低一级,士即武士。西周是奴隶主贵族的国家,爵位和官职都是世袭的,朝廷中的重要职位由贵族即有爵号者担任,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士不在其中。春秋后期,礼崩乐坏,天子失语,诸侯称霸,诸侯衰微,大夫擅权,大夫衰微,家臣执政。衰微的贵族不仅丧失了权力,也失去了田产和奴隶,沦落为平民,无以为生,就有人开始以过去专为贵族所掌握的文化知识来谋生,招收生徒,教授礼乐,中国从此有了私人办的学校。孔子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私学老师,门下弟子三千,可谓盛矣。这些学成的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一言得用,平步青云,一国不用,去之他国,朝秦暮楚,即为常事。这些人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故统称为士,是西周的世袭官职制度打破之后出现的以知识才能作为谋生资本的人,近乎后来所说的知识分子。这样原来最低的官吏——士就变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通过学习而成为具有知识的人,武士也就转变为文士,读书人。到了战国时期,士是官员的预备队,管子将其描述为“国有四民,士、农、工、商”,故所谓四民,既是四种职业,其排序也传达了四种职业的社会地位。

④儒家学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成为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和官方的意识形态。儒学以政治伦理为纲,标举“忠”与“孝”。读儒经可以入仕为官,有两种途径:一是博士弟子,即官方招收的大学生,学成后由朝廷授予官职;二是察举,即道德名声杰出者通过地方官员的推荐,朝廷授予官职。儒学从此大盛。政府的引导与禄利的刺激使两汉社会笼罩着浓郁的道德风气,儒学的忠孝观念可谓深入人心。但是,禄利刺激的影响最终却使东汉后期的社会风气转向了浮华虚伪,朝廷中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这就激起了坚守儒学伦理道德的士人的强烈不满,奋起批评朝政。他们主要是两部分人,一是朝廷中具有独立精神的官员,一是京城大学里的太学生。他们高举儒学道德旗帜,身正行端,怒斥贪官污吏,深得民众的拥戴,社会名望极高,人们称之为名士。名士言论的锋芒所向,民众齐指,使宦官浊吏如过街鼠人人喊打,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而受到威慑的宦官则利用皇帝来打击、镇压这些名士。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被镇压打击,民众由此而更加绝望,发起黄巾起义,逐步导致东汉王朝的灭亡。

⑤东汉名士运动的失败,使读书人开始怀疑儒学的思想价值,重新探讨儒学伦理道德的意义。士人反思的结果就是魏晋时期儒学的衰微和玄学的兴盛。玄学的主要内涵是老庄道家之学。所以魏晋名士一改东汉名士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而不惧牺牲的精神品格,专注于个人的内心,追求个性的自由,以逆反的心态来对待儒学的伦理规范——主张真实、真诚、真情。当时,那些崇尚自然、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士人受到社会的推崇,这些人被称为名士,其个性风貌被称作名士风度(风流、风采、风韵等),而与东汉名士那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政治关怀和凛然气节形成鲜明的对照。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优秀的人,都善于更新自己

①古语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优秀的人总是在不断更新自己,不断成长进步。

②一位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因为工作繁忙,经常忽视个人形象。有一次,理发师忍不住对他说:“你的容貌代表着公司的形象。连你都这么随意,你觉得客户还会愿意购买你家的产品吗?”企业家下决心改掉了原来不修边幅的习惯,果然取得了更好的业绩。

③一个人长得是否好看是天生的,但整体形象却是可以后天改变的。好好收拾自己,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取悦。更新自己的形象,以最佳的状态面对生活,才能获得生活的垂青。

④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一种思维方式的惯性,喜欢用已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有的人可以很快找到答案,有的人花了几天也没有头绪,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有时候,成功迟迟不来,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思维方式需要更新。别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换种思维,天地可能更开阔。

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化。一个人只有像电脑更新系统一样,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与时俱进。如果你的思维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停滞不前,那就没有新思想的产生,就不能解决新问题,也就很难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⑥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发现,你的圈子全是消极颓废、躺平混日子的人时,就要考虑及早止损“退群”。而当你发现,你的圈子全是阳光向上、遇到困难依然无畏前行的人时,就要坚定地长期“驻扎”。你想在工作上有所收获,就要与那些事业心强、积极向上的人为伍;你想有阳光的心态,就要经常与那些困境中依然能够微笑面对生活、走路带风的人交往。不断更新你的社交圈子,才能给你的人生带来更多正向的引导,择善而交,是一种智慧。

⑦有一位工人装配零件已经十年了,他操作非常娴熟,也很努力。可是最近,企业新上了一套完全由电脑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他的工作都改由机器来完成,他被迫下岗了。

⑧厂长诚恳地对他说:“引进新设备的计划,我在几年前就告诉你们了,也告诉你们要抓紧学习新知识。曾经和你干同样工作的小胡不仅自学了电脑,还找来新设备的说明书研究,现在他已经是车间主任了。我并不是没有给你机会,是你自己放弃了。”

⑨人最大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只有勇于打破自己,重塑自己,才能抓住机遇,在变化中找到新的出路。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