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这个学期,你读懂鲁迅了吗?请尝试从鲁迅的经历、作品经典语言、精神气质等方面入手,选取给你启发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两个角度,深入思考,援笔成文。
要求: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⑤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⑥基于整个学期学习的文本,进行多文本的融合,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拓展延伸,不可脱离本学期学习的文本只是基于话题来写作;④行文800字左右;⑤不得抄袭、套作。
近日,华东交通大学新增加的《学生行为规范》条例引发网友热议,其中“让女生走在马路内侧”“为女生拧松饮料瓶盖”“走路避开女生背包的一侧”,格外受关注。有人直呼做到那样就是暖男了,也有人认为这是矫枉过正、涉嫌歧视女性……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漫画大师丰子恺曾挥毫画了幅《卖羊图》:农人牵着两只羊,到羊肉馆去卖。一位农民看了连连摇头,笑着说:“多画了一条绳子。”丰子恺仔细看看自己的画:两条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丰子恺叹服。
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牵头羊”的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有个成语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也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播种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对联一: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对联二:
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下联: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放射着奇异的光彩,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被誉为“诗中之诗”。
上面两副对联的内容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艺术必须为生活服务,如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有人认为“艺术至上”,它启迪了生活,如王尔德就曾说过:“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无数的诗文经典,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②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管子·乘马》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
④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⑤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⑦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读了上面七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