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中华服饰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图2 半坡人使用的陶纺轮

材料二 《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在原始社会,人们最初以兽皮、树叶等遮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学会用骨针缝制简单的衣物,后来又出现了纺轮等工具,使纺织技术不断进步。据记载,在商周时期,服饰已经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身份的人穿着不同款式和颜色的服饰。

——摘编自王慧《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三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   “胡服骑射”,让士兵们改穿短衣、长裤的胡服,这种服饰便于骑射作战,使得赵国军事力量大增,同时也对中原地区的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中原地区的服饰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吸收了胡服的一些元素,如短衣、长裤、皮靴等,使服饰更加实用和多样化。

——摘自《中国古代服饰变迁的文化折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图1、图2所示的工具的功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服饰的发展变化(不得摘抄原文) ,并简述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服饰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