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炮仗花的春天

ㅤㅤ①行走在校园里,因昨晚的这场“随风潜入夜”的“喜雨”,让我惊喜地发现,春天真的来了。

ㅤㅤ②校园的炮仗花,似乎一夜之间,“呼啦啦”地全都开了。一朵朵,一串串,铺陈蔓延开来。黄澄澄的一大簇,直艳到人们心里面。炮仗花橘色的花朵,簇拥成一大串,轰轰烈烈燃烧开来。小蛇似的藤蔓在藤架子缠绕攀援,在高处挂出一片花墙。炮仗花连绵不绝地倾泻下来,如童话世界的花海。放眼望去,满眼是暖暖的色调,满眼是繁花盛开的世界。淡淡的花香也引来蜂拥蝶舞,让这宁静的校园,有了春天的热闹。

ㅤㅤ③校园里,多是常绿树木,香樟树、芒果树、阔叶榕树,都只是清一色的绿色。它们历经一个寒冷寂静的冬天,显得有些沉闷单调。只有炮仗花,开在冬天,明艳在春季。这不,此刻,整个校园,就是它的世界。朵朵艳丽,簇簇明艳,开得特别欢快,特别自在,特别张扬。在这个还有些寒凉的春天,万物还有些沉寂,炮仗花却有了一点与众不同且肆意昂扬的味道。是花就应该灿然开放,没有犹豫,不曾迟疑,全心全意,一丝不苟地盛开着。

ㅤㅤ④曾经,炮仗花的藤蔓被我忽视。去年九月份,刚到这个校区,灰褐色的炮仗花藤,缠缠绕绕在花架上,无精打采,毫不起眼。秋天的世界显得低沉而寂寞,有如我那时的心情。过去的一年,周遭的一切让人感到乏味,工作、身体遭遇不顺,生命就如这秋天的藤蔓。我想跳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可生命前进的脚步不能跨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望着这枯黄的藤蔓,我的心,也如它一样没有半点儿活力。

ㅤㅤ⑤渐渐地,冬天来了。万物也进入休整期,积蓄力量,期待来年春天勃发生长。路过炮仗花藤架,我惊喜地发现,炮仗花开了。一朵,一簇,一挂,不多,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盛放。那橙红的花朵,花冠若罄(qìng)钟,花蕾似锦囊,花丝如点绛,如炮仗般,簇拥在一起。一簇簇的花朵又有序地串成一串,累累下垂,如一挂待燃的喜庆鞭炮。难怪人们给它起了如此形象的名字。我的耳边,也似有鞭炮声响起,一声惊雷,唤醒沉睡的人。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ㅤㅤ⑥春天,在一场春雨的洗礼后。此刻的炮仗花,已不是冬日时稀稀落落地盛开。它们已迫不及待地,要展现自己的全部美丽。十几米长的花架,爬满艳艳的炮仗花。花架两旁,垂下一米多的花墙,鲜花烂漫,蜜蜂飞舞。香樟树上,鸟儿叽叽喳喳唱个不停。在这个鸟语花香的校园里,春天是如此的热烈。

ㅤㅤ⑦同事说,这些炮仗花花苗,当年是她带到学校,校长种上去的。她说,与其说她见证了花的经历,不如说花见证了她的成长。是啊,多美妙的经历啊。种下花苗,收获成长。人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要成长。迈过去,新的一年又来了。愿新的未来,如炮仗花一样,璀璨盛放,红红火火。

(刊载于《潮州日报》2023.2.28李少英有改动)

(1)、阅读本文,请按照季节转换,提取关键词梳理“炮仗花”的生长过程。

秋天

冬天

来年春天

              

              

              

(2)、第③自然段中作者将炮仗花与校园里的其他植物进行 ,其好处是突出强调炮仗花的 
(3)、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里。

①第②自然从多个方面描写了校园里的炮仗花,其中没有提及的是(    )
A.品种
B.颜色
C.形态
D.气味
②第②自然段画“波浪线”部分的观察顺序是(    ) 
A.从点到面
B.从上到下
C.从远到近
D.从左到右
③联系上下文,对第④自然段“周遭”理解正确的是(    )
A.人名,姓周名遭
B.指绕着的一圈
C.周边的事物
D.遭遇
④第⑤自然中,冬天盛开的炮仗花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么样的思考?(    )
A.一朵,一簇,一挂,不多,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盛放。
B.那橙红的花朵,花冠若罄钟,花蕾似锦囊,花丝如点绛,如炮仗般,簇拥在一起。
C.一簇簇的花朵又有序地串成一串,累累下垂,如一挂待燃的喜庆鞭炮。
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⑤第⑥自然中运用了     手法,写炮仗花在春天热烈开放的样子。(    )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C.动静结合
D.借物喻人
⑥ 如果让你将此文推荐给自己身边的同学,最适合推荐给哪一类人?(    )
A.骄傲自满
B.吃苦耐劳
C.慷慨大方
D.正经历困难

(4)、请联系生活实际,用两三句话写一写你将此文推荐给身边同学阅读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美丽的西双版纳

李舵 梁江川 陈珂

①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境,那里生活着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那里建设开通了多条公路、航线与水路航道,依靠便捷的交通、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许多游客。

②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耸入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走在林间,如果你觉得口渴,这里有“天然水壶”。砍下一根叫扁担藤的植物,藤的断口处,就会喷出清甜可口的水。下雨了也不用发愁,这里有“天然雨伞”。砍下一片海芋叶,宽大的叶子足够你遮雨。

③西双版纳也是动物的王国。长臂猿、黑灵猫欢乐嬉戏。绿孔雀展开五彩缤纷的羽毛。大象常常在热带雨林中出没,它们有的在河边打滚;有的用长长的鼻子吸满了沙土,喷向自己的身体;还有的甩着长鼻子在林里散步……

④西双版纳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村中的建筑别有情趣,竹楼、竹凉亭、尖顶佛塔等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民族服装纹样精美,是人们了解民族文化的一大窗口。民族节日更是热闹,身穿各色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快乐地说笑着,他们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⑤西双版纳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选自《大自然探索》,有删改)

课外阅读。

黄河魂

①壶口瀑布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那次来到壶口,我一下子惊呆了。 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仿佛把我给吞没了。

②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它们各不相让,非要在壶口“冲线”的一刹那,争个你低我高。

③来了! 来了! 呼啸着、拥挤着冲锋在前的惊涛,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就在前面的一排巨浪刚刚冲来的一瞬间,后面的一排早已接踵而至。雷霆钧的冲击力,足以所向披靡,那紧随其后的更是势不可当。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前呼后拥的千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进深渊……

④震耳欲聋的雷声还在轰鸣,紧接着撼天动地的霹雳又已炸响。跌落深渊的巨龙,拼命挣扎着、蜿蜒着,企图跃出深渊。可跟踪而至的后来者,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冲下来。在山呼海啸般的轰鸣中,无数的断鳞残甲,化作腥风血雨,从深渊中升腾,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冲天而起,扶摇直上……

⑤伫立在壶口瀑布前,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 目睹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我深深地被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为她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为她那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所感染,为她那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所激动……我的整个身心已经融化进壶口瀑布中去了。

⑥黄河! 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而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 我真希望时间凝固在这里,让我在这里待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选文有删改)

【自然之景见美好】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塞上的一颗珍珠

老舍

①扎兰屯真无愧是塞上的一颗珍珠,多么幽美呀!它不像苏杭那么明媚,也没有天山万古积雪的气势、可是它独具风格,幽美得迷人。它几乎没有什么人工的雕饰,只是纯系自然的那么一些山川草木,谁也指不出哪里是一“景”,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它处处美丽,它没有什么石碑,刻着什么什么烟树,或什么什么奇观,它只是那么纯朴的,大方的,静静的,等待着游人,没有游人呢,也没大关系。它并不有意地装饰起来,向游人索要诗词,它自己便充满了最纯朴的诗情词韵。
      ②四面都有小山,既无奇峰,也没有古寺,只是那么静静地在青天下绣成一个翠环。环中间有一条河,河岸上这里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长着绿柳白杨。几头黄牛,一小群白羊有阳光的地方低着头吃草,却看不见牧童,也许有,恐怕是藏在柳荫下钓鱼呢。河岸是绿的,高坡也是绿的。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这种绿色使人在梦里也忘不了,像极为纯粹的绿色染料细致地染在人的心灵里。
      ③绿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桔梗,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儿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的蜂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既不必找小亭,也不必找石墩,就随便坐在绿地上吧。风儿多么清凉,日光可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
      ④夕阳在山,该回去了。路上到处还是那么绿,还有那么多的草木,可是总看不厌。这里有一片荞麦,开着密密的白花;那里有一片高粱,在微风里摇动着红穗,也必须立定看一看,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仿佛就与众不同。看,那间小屋上的金黄的大瓜!也得看好大半天,仿佛向来也没有看见过!
      ⑤是不是因为扎兰屯在内蒙古,所以才把五分美说成十分呢?一点也不是!我们不便拿它和苏杭或桂林山水作比较,但是假若非比一比不可的话,最公平的说法便是各有千秋。“天苍苍,野茫茫”在这里越发显得不恰当了,我并非在这里单纯地宣传美景,我是要指出并希望矫正以往对内蒙古的那种不正确的看法。知道了一点实际情况,像扎兰屯的美丽,或者就不至于再一听到“口外”“关外”等名词,便想起八月飞雪,万里流沙,望而生畏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