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与法治12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曾国藩等人只布新不除旧,自强运动的领导者自己不要彻底,他们都出身于旧社会,受的是旧教育。他们不能完全了解西洋文化,却能毅然决然推行新事业,这已经很了不起。时代也不容许他们“除旧布新”旧制度和旧观念是主要的障碍。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1904年)
材料三: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利用“国语运动”,把自己的新式思想主张传播出去,把许多民众甚至包括工人和农民发动起来,造成中国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所以说,五四运动的爆发和迅猛扩展,给予新文化运动以极大的推动力,使这场运动真正具有了广泛的群众性,并极大加速了它的进展。
——摘编自耿云志《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激进主义》
材料一: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描述了近代中国和西方三个阶段的关系,九年级王强同学就此制作了一张简表。
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 |
西方的冲击 |
中国人难以承受的打击 |
鸦片战争 |
① |
|
②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
仿效西方 |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
③ |
开启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 |
|
维新变法运动 |
④ |
|
20世纪 |
西方的思想 |
中国的革命 |
民主共和 |
⑤ |
|
⑥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材料二: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共十九大对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做出了顶层设计,指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2017年联合国决议,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理念的广泛支持,也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