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
【发展】
发展阶段 | 形成创立时期 | 挫折 | 一统 | 发展 | 变异 | ||||
朝代 | 东周 | ① | 西汉 | 东汉 | …… | 元 | 明 | 清 | |
春秋 | 战国 | ||||||||
【争论】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著《新编近代史教程》
【继承】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世界多元思想、意识形态的冲突,儒家学说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的多元世界具有重要价值。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斯巴达克起义 | 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B | 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法典 | 使奥斯曼帝国进入全盛 |
C | 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
D | 《1787年宪法》的制定 | 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
【帝国:文明的沟通】
图1 亚历山大帝国示意图 图2 拜占庭帝国示意图 图3 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帝国:文明的接力】
图4 拜占庭帝国示意图 | 材料一:拜占庭国家遭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而走向灭亡,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意大利……这些拜占庭学者将大量古希腊和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激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 ——摘编自陈志强《盛世余晖》 |
【帝国:文明的互鉴】
材料二: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驱逐波斯铜币而发行带有个人风格的钱币。这种钱币正反面均有神的肖像,以希腊语铭文“亚历山大”表明钱币所属。 | 材料三: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 ||
左图是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该帝国存在于约1-3世纪中亚和南亚地区,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 | 右图是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唐代文物出土于陕西西安。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