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陶土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通过称量发现:在陶土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同学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导致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反思】

(2)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关系时,如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一般需要在容器中进行。

【改进实验】小组同学改进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又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氧化镁为不溶水的白色固体;(2)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化学式为Mg3N2)固体;(3)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4)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实验探究】

(3)操作:按如图所示,取燃烧产物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现象:。结论: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反思交流】

(4)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 , 由此可见,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合理的解释

(5)如果用改进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五分之一。

【拓展延伸】

(6)人们对燃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通过镁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你对于燃烧的条件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举一反三

某兴趣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基础实验: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以及如图1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blank#}1{#/blank#}。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lank#}2{#/blank#}(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3{#/blank#}。

③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若选E作为收集装置,氧气应从{#blank#}4{#/blank#}(填“a”或“b”)端通入。

探索制氧气的新方法:

(2)①从元素守恒角度看,下列物质不能用于制取氧气的是{#blank#}5{#/blank#}(填序号)。

A.CH4       B.KClO3       C.NaCl       D.CaO2

②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可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产氧效率高,适合作生氧剂。原理分析: , 则X的化学式为{#blank#}6{#/blank#}。

③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某固体增氧剂(可与水反应产生O2)、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了简易供氧器,如图2所示。图2中的甲装置与图1中的{#blank#}7{#/blank#}(填字母序号)装置作用类似。

变压吸附法制氧气:利用变压吸附技术,以分子筛为吸附剂制取氧气。

(3)由图3、图4可知:过程1和过程2交替进行,可连续生产大量高纯度氧气。过程1中,空气通过分子筛吸附材料时,{#blank#}8{#/blank#}(填“氮”或者“氧”)分子更容易被吸附;过程2中,采用{#blank#}9{#/blank#}方法,能使被吸附的气体释放出去(此过程称为解吸),分子筛吸附材料恢复吸附能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