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教学质量阶段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三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胡澹庵见杨龟山 , 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 , 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述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所推。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胡澹庵: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杨龟山:北宋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洎(jì):及。④趺(fū):同“附”,足背。这里指脚。⑤高适:屡次落榜,家贫,半生潦倒,五十岁中进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B、何苦而不平/苦其心志 C、行拂乱其所为/为少陵所推 D、然后能改/然龟山盖少年事
(2)、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功深力到,无早晚也。

(3)、用三条“/”给下面句子断句。

洎 北 归 窗 下 石 上 双 趺 之 述 隐 然 至 今 犹 存

(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选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的启发。
(5)、【乙】文中哪些事例也能证明甲文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的观点?请举两例简要说明。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