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阅读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干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的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大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到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选自《经典散文读本》)

(1)、九十天的等候中,作者写了许多事,以下不属于详写的一件事是(   )
A、去年冬天很长,春还未曾露面就悄悄地远引了。 B、作者在冬天夜里,灯下孤坐,没有一丝的暖气。 C、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依然没有完尽的时候。 D、看幼稚园放学,感受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
(2)、文章围绕“春天”叙事、写景、抒情,在景物描写中体现鲜明的景物特点。下列对那“一日的春光”中的景物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而不淫 B、哀而不伤 C、落红万点 D、繁盛娇艳
(3)、 文章中,欲扬先抑、对比、衬托等手法运用自如,试择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4)、文章的语言清新、细腻,请举一例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栅栏两边苹果甜》,完成下列各题。

栅栏两边苹果甜

       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听到别人也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他越想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栅栏另一边枝条上的苹果,他很沮丧。然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面写着“谢谢”,署名“胡安”。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安偷了他的苹果!

       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看这个,这是用从我家树上采摘的苹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市长问:“你肯定做蛋糕的苹果是你的吗?”艾尔怒气冲冲地说:“当然!许多年前,我父亲在庭院里亲手栽下这棵苹果树,土地和树都属于我,苹果当然也属于我。”市长说:“从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普韦布洛村考察。你既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艾尔皱起眉头问:“我应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你已经站在自己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法官希望你了解问题的两个方面,请你明天带着胡安的观点再来。”市长说。

       ⑥艾尔朝家的方向走,他努力想象胡安可能会说什么。树枝确实越过了栅栏,胡安又那么贫穷,任何食品当然都受他欢迎。“不过,那是我的苹果树!”艾尔对着一条路过的狗语气坚定地说。

       ⑦第二天清晨,艾尔返回市长家,说出了他想象的胡安一方的辩词。“他会说苹果落到了他家庭院,因此变成他的了。”艾尔说,“但是,如果一条狗跑进他家院子,狗却不会变成他的。”艾尔为自己想出的精彩辩词感觉十分自豪。“但胡安为什么要送给你苹果蛋糕呢?”市长问道。“为什么?嘲笑我呗!”艾尔说。市长说:“可是,胡安没有能力送给别人食物啊。你的说法有欠妥当。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你还需要考虑一天。”艾尔勉强地说:“我将去和胡安谈一谈,但这只会使我的证据更加充分!”

       ⑧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A 微风下,苹果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栅栏边,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艾尔想:苹果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糕呢?

       ⑨艾尔来到胡安家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胡安打开门,一看是艾尔,就十分友好地笑起来:“你喜欢那个蛋糕吗?我必须感谢你。你家苹果树伸过来的树枝,给我和家人增添了许多快乐,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都令我们无比幸福。我知道,拥有普韦布洛村最棒苹果树的人肯定也是最慷慨之人,但那些苹果,当然属于你。我想,我们从你的苹果树那里得到了如此多幸福,只把苹果归还给你就显得过于微薄了,所以,我妻子用所有的苹果烤成了一个香甜的蛋糕,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⑩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此时,他最初的气愤已经像绵白糖一般完全融化在水中了。

       ⑪“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吗?”胡安指着餐桌说。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豆子、米饭和玉米饼。艾尔知道,明天法官到来时,他不用提供任何证词了。他说:“很乐意,和你们在一起,我很幸福!但请允许我带点东西过来。”B说完,艾尔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地选了一篮最大、最红的苹果,带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栏的另一边

(选自2013年第9期《特别关注》有改动)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他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琴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螂,也是靠腹煮。的伸缩拳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的发音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

       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神奇柴达木,祖国聚宝盆

    ①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

②“柴达木”在蒙古语中有“辽阔”之意,它的面积非常大,有多大呢?它占地约25.1万平方公里,比中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积都大,柴达木盆地的海拔在2670—3200米之间,高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1200—2000米以上,堪称世界上最罕见的高原“天盆”。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温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日照3000小时以上,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7000兆焦/平方米,远远超出其他地区。

    ③柴达木盆地内大大小小的盐湖有100多个。位于柴达木盆地腹部的察尔汗盐湖,储盐量就有250亿吨。盐湖表面有一层厚而坚硬的盐盖,盐盖最厚处达15米。铁路通过察尔汗盐湖地段的32千米长的路基就铺在盐盖上。路面损坏了,养路工人就用盐坑的卤水来修补。在柴达木,不少房子是用盐块砌的,甚至飞机场也是用盐块铺设的。除了盐,柴达木还富含煤炭、石油、锂、锶、石棉、石灰岩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矿产资源丰富,且各类矿藏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因此,柴达木盆地享有“聚宝盆”的美誉。

    ④柴达木盆地西连新疆通中亚,南接西藏达南亚,自古以来就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基于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柴达木对接“一带一路”经济带产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可以说,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对外开放重要节点,柴达木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顺风顺水,正当其时。

某班开展“学习戏剧改编”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项任务。

【材料一】

莫言北大演讲:小说与戏剧

    ①谈到戏剧,这是我非常深的情结。成为戏剧家的夙愿,首先是由于我从小热爱戏剧,    在没读书之前,我先受到了戏剧的教育与束陶。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接受的历史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是来自戏剧的。因为退回去七八十年,那个时候农村认识字的人很少,大部分老百姓不具备阅读的能力,而且即便你有阅读的能力也没有书可以让你读。这个时候戏剧就承担了为老百姓普及历史知识、传递社会价值观念的道德任务,梁启超也说戏剧就是课堂,淡员就是老百姓的老师。农村没有剧院,只有露天的土台子,集市上即兴的演出, 实际上就是老百姓学习历史、培养所谓三观的地方。我当时是一个农村的小孩子,刚把能够借到的十几本书看完,骄做地认为我的学问已经登天了,因为能借到的书都被我看过了。这个时候集市上说的长篇评书,乡村剧团的巡回演出,民间老人们随机的演唱,就变成了我劳动之余最好的文化教育。这种收获当时感受不到,过了许多年之后,当我走上文学之路拿起笔来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才慢慢回忆起当年的场面,才意识到戏曲对于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村子里很多不认识字的老人都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戏文,我爷爷是一个老木匠,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但他能把他看过的几十出戏从头背到尾,而且对哪个地方应该敲锣打鼓,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我想戏剧带来的教益更促使我们反思,在当下我们是不是确实要读那么多的书?也许少些走马观花般的阅读,多些精读,效果会更好。

②我真正的兴趣还是在话刷。我觉得中国作家写话刷特别顺理成章,因为我们中国古典小说的看家本领就是白描,白描就是不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意识流描写,只通过人物的语言和人物的行为动作就可以把一个人物的内心暴露无遗,就可以塑造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我们中国古典小说就靠这个。我们北大的叶朗教授的《中国小说美学》里边对这点有非常充分的论述,大家可以找来看一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改行写话剧就跟写小说差不多了,写人物对话、写人物行为,当然再加上一点剧场描写,西方有的理论家把话剧定义为三要素,第一就是戏剧冲突或者戏剧矛盾,第二就是人物语言,第三就是剧场说明。

③冲突和矛盾实际上,就是一回事,就是故事设置的时候应该有一上来就把观众抓住的情节,不要演了'半天还是不知所云,,作为小说,像《追忆似水流年》那样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舞台上也这样弄的话,我想有的观众会看不下去,大部分观众会受不了。现在我们给人家改电影、改电视连续刷,就要求连续剧第一集必须抓住人,让人看下去。第一集如果没有任何矛盾发生的话,这个L刷可能收视率就会大大下降。至于戏剧冲突和矛盾,我觉得也是塑造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手段或者说方式。一个人物的性格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暴露出来呢?在特殊环境。!我写过关于文学的一些肤浅小文章我说战争这一题材为什么很多作家都乐意写、很多剧作家乐意写,就是因为战争是非正常的人类环境,是非常态的人生存状态在战争中随时面临着生和死的考验,钱财的考验在这里变得很微弱了,重要的是活着或者死去。在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前,一个人的本质最容易暴露出来。所以战争文学往往是写人性的试金石,考验人性的试金石,戏剧当然应该借助这样一些成功的经验,在-一开始就要把人物放到暴风腺雨当中去进行锻炼,让人物的性格在这样一种考验面前袒露给观众或者读者。

④语言当然是话剧的主要手段,一切实际上还是要靠台词来呈现。好的话刷,我认为是有大量的潜台词需要观众来补充的。真正精彩的不是演员说出来的,是靠观众说出来的。这种潜台词的微我想看过好话剧的人都会有亲身的体验。人物的语言或者人物的对话,肯定是话剧最重要的成分,所以我刚才讲,你讲一个话剧故事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必须看台词才能够感觉到所包含的讥议,暗含的各种各样的潜在意思,才能够感觉到语言的机智、幽默、刘薄,总之没有台词的话剧是不成立的,这是老生常谈了。

⑤关于第三个戏剧要素,即场景的描写,这个我想可繁可简,我也曾经说过,每一部好的小说里面肯定都包含着一部或者几部话剧,或者也可以说一部好的话剧完全可以扩展成一部好的小说,当然扩展成小说的过程当中也添加很多小说的元素,但是最终核心的还是话剧。也就是说一部小说二十万字表达的内容,一部话两万字就可以表达得非常充分,所以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写小说的朋友们,也不妨换一下文体,写写话剧。

 (摘自《北京文学》2023年第9期)

【材料二】

    《孔乙己》课本剧(局部)

【时间:清末某天】

【地点:咸亨酒店】

【人物:孔乙己(57岁)、酒店掌柜(50岁)、小伙计(14岁)】

【成亨酒店为曲尺形柜台,后面是挂着布帘儿门。柜台上摆着一个盆,盆中放着酒提子、酒漏:墙上挂着咸亨酒店匾和粉板。】

第一幕

孔乙己   (上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生今年五十有七岁,人送绰号孔乙己。孔乙己?孔乙己是什么意思?实话告诉您,我也不知道。您瞧瞧,您瞧瞧,读书人读到连名字都没有一个,也实在是惨了点儿。可您没听说过吗(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书中美女呀想如玉。等感要是中了功名,也像丁举人一样八面威风——天房、置地、娶要、生子……里是雨林、海。到时像人人都扎术老爷。扎大爷唤对了,到时候,凡叫过我孔乙己的,我一概不理。哼,不给他们那么大脸。得,咸亨酒店到了,

掌柜的   (出店,拦孔乙己)止步,止步、止步、止步、止步,孔乙己!

孔乙己   何也?

掌柜的   你也不瞧瞧您这身打扮儿,这里面是你坐的地方吗?

孔乙己   我打扮怎么了?

掌柜的   我问你,你这长衫,有多少年没洗了?

孔乙己   你嫌我脏?

掌柜的   你这长衫,穿了几代人都没补了?对喽,是没人给补、没人给补。哈哈哈…

孔乙己   你嫌我穿得破?

掌柜的   外面请、外面请、外面请。

孔乙己   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手。

掌柜的   别看我这里面地界不大,那可是庙小神仙大,是有身份人休闲的地方。

孔乙己   开酒店,赚的是钱,你管我穿什么干嘛?有钱就是大爷,有钱你就得伺候着。你说    说,我孔乙己还欠你的钱吗?

掌柜的   不欠。

孔乙己   我赖过你的账吗?

掌柜的   没有,绝对没有。

孔乙己   既然不欠你钱,没赖过你的账,你为何不让我到里面饮酒?好歹我孔乙己也是个读    书人不是?

掌柜的   (掌柜侧着身子,用手肘支在柜台上,冷冷地上下打量着孔乙己,突然直起身子向    他靠近,在他耳边用近似挪输的语气问。)既然是读书人,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

孔乙己   (面露愠色)士可杀,不可导,哼!

掌柜的   得,孔乙己,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就算你行行好,照顾照顾我的买卖还不行吗?    等你中了功名、有了钱,我背你到里边喝去,好吗?

孔乙己   你也太损了吧?(往回走)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威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利。

掌柜的   我小人?孔乙己,不是我说你。看你那点出息,小孩子家看着苟香豆眼饰,张那么大的嘴,可你一人只给一颗,还用手罩住碟子,多乎战?不多也;多乎哉?不多也;多乎战?知道的是你捂着几颗茴香豆,不知道还以为你护着一碗红烧肉呢!哈哈哈哈……

孔乙己   你这碟子是不是也太小了点儿?

掌柜的   是,就是小了那么点儿,这是专门为你这号人预备的,碟子大了怕你买不起!再说    了,单靠你那一碗酒、一碟香豆的大买卖,我还不喝西北风去。

孔乙己   掌柜的!今天,我可是一碟苗香豆,温两碗酒!

掌柜的   小二!孔乙己,温两碗酒,一碟菌香豆!

孔乙己   (排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小伙计   来啦!孔乙己,两碗酒,一碟香豆!

掌柜的   喊什么喊,孔乙己一来,你就人来疯!

【掌柜的下场】

第二幕

孔乙己   (B)好,好、好接过碗,对清背歌。人生几何,等如朝露,去日背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啊,好酒好酒哇。

小伙计   孔乙己,你当真读过书吗?

孔乙己   那还用说?

小伙计   孔乙己,听说你写得一手好字,是吗?

孔乙己   那还用说?

小伙计.   听说你替人家抄抄书、写写字就能赚钱?

孔乙己   谁说的?

小伙计   听说你特懒、特馋,脾气特坏,写不了几天字,就连人家的纸、笔,还有砚台都    丢失了。是吗?

孔乙己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孩子家,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行、非礼勿视……

小伙计   唉,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东西了吧。你看你这么大的    人,还读书人呢,干嘛偷人家东西?多寒呀。

孔乙己   掌柜的来了!

小伙计   (惧怕的样子)孔乙己!别吓唬人。我问你,你为什么偷人家东西?

孔乙己   你一个小孩子家,怎么也学会侮人清白?

小伙计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人家的书,吊起来打你。是不是,是不是?

孔乙己   窃书,不能算偷、不能算偷。窃书。

小伙计   偷就是窃,窃就是偷,窃书就是偷书。别以为我不懂。

孔乙己   窃书,窃书,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小伙计   就是偷!就是偷!

孔乙己   子回: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溢矣。君子固穷……

小伙计   什么呀,哈哈哈哈。

孔乙己   (C)我说不是偷,就是不是偷,子贡曰:惜平,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小伙计   别之乎者也的,不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吗?

孔乙己   你说什么?刚才,你说什么来着?

小伙计   我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孔乙己   你也读过书?

小伙计   啊!

孔乙己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香豆的茴字怎样写?……不能写了吧?……来,我教给    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应该记着,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要用的。

小伙计   谁用你教,不就是草字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吗?

孔乙己   对对!好哇,好哇……就是草字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可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小伙计不屑一顾,下场】

孔乙己   唉,小子不可救也。(起身进店,边走边唱)家有良田靠山河,父做高官子登科,

身边美女常陪伴,十七、八岁总活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披一袭风行走的父亲

段奇清

①“风起于青萍之末”,在乡人们看来,风是缘起于每一个生命的。

②一个生命孕育时,这个生命的一缕风也就孕育了。一个人出生时,这个人的一缕风也就诞生了。家乡人或许不懂得“大王之雄风”“庶人之雌风”,但他们相信每一个人都与身边的庄稼树木摇曳起的一缕风相呼应。“春风桃李繁,夏浦荷莲间”,有的人生命的一缕风是杨柳风,有的人是一缕槐树风,有的人则是一缕荷莲风……奶奶说,我父亲的风却是一缕桃李风。

③奶奶对我说,父亲还年幼时,就爱在或红或紫或黄的蒲公英花、雪白的地米菜花、粉黄的马齿苋花等摇曳起的一缕缕风中奔跑。那些花身下窄小的田埂,因雨水的淋漓变得极为滑溜,父亲却披一袭风如履平地。他是到麦地里去觅桃树苗的——被扔在灰塘中的桃核,连同草木灰在麦子播种前被运送到田里,春天一到,几番春风春雨后,桃核便破土长成了小桃苗。

④父亲便把它们挖了回来,栽种到门前的菜园里,只三年工夫,挖来时不过半尺高的桃苗就刷刷长得屋檐般高了,也开始了它们生命中的第一次开花结果。在我七八岁时,那桃树已长成有几根粗壮枝条的大桃树了。

⑤十岁那年我放学回家,看到桃树的枝条在动,最初我还以为是风吹动枝条。可转念一想,不对,其他树枝纹丝不动,根本就没有风啊!我这才知道是有顽皮嘴馋的孩子爬上树去在偷摘桃子呢!我拿了一根竹竿正要去捅那孩子的屁股,忽然一阵风起,原来正在院子里编竹筐的父亲一把拽住了我说:“清儿,不要吓着了孩子,你一阵风儿地卷过去,会把孩子吓得从树上掉下来的。”

⑥待到那孩子安全地从桃树上溜下来时,我发现是村西头的小东。这时父亲披着一袭温和的风走了过去,轻抚着小东的头说:“它们还没成熟呢,吃了这些毛桃子小肚会非常痛的。等到它们熟了,让清哥哥帮你摘,行吗?”这时,有风吹得桃树枝条柔柔地摇动着,我想:这风定是父亲的一缕风。

⑦后来,改革开放,由于父亲擅长种桃,在他的精心打理下,村子里便有了第一个桃园。村上有一位盲婆婆,我叫她杨四奶奶,后来她连耳朵也听不太清了。夏日,杨四奶奶会坐在村头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下,享受一阵阵清凉的风。要是父亲去桃林,或从桃林回到村里,离杨四奶奶坐的地方尚有十多步远,杨四奶奶就会说:“是清儿他爹来了。”我非常惊奇,问杨四奶奶:“您怎么知道是我父亲?”她说:“我虽说看不到你父亲的模样儿,也听不准他的脚步声,但我认识他的风。他的风不快不慢,带着桃树的阳刚之气,却也不乏温顺,还有着桃子的芬芳与甜蜜。”

⑧杨四奶奶是早些年逃荒从外地来到村子里的,对于孤身一人的她,父亲平素总会接济,每到桃子成熟时,父亲还会用篮子装了那些个儿大的、脸蛋红红的、直冒着甜滋滋气味儿的桃子对我说:“清儿,把这些桃子给杨四奶奶送去。”

⑨父亲的桃园每年都丰收,不几年我们家也就成了村上的富裕人家。这时有乡亲们也要种植桃子,父亲会选择最好的桃苗给他们送过去。从耘地、下肥,到整垄、栽种,甚或防虫治病,父亲都会手把手地教。

⑩后来,村里要种桃的人越来越多,父亲索性办起了夜校,自编了课本,在一家印刷厂印制了许多本,免费发到他们手中。每到夜晚,一盏盏煤油灯下,有关种桃的技艺,会被父亲娓娓道来,就像一缕缕风穿过千亩桃林,带着桃树枝枝叶叶的甜蜜和晖光,漫过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融入乡亲们的心田,催生出乡亲们的美好日子和幸福生活。

⑪不出两年,父亲便是桃李满村庄了,乡亲们一座座或大或小的桃园,都有桃树葳蕤地摇曳满树繁枝于明媚的阳光与和煦的风中。乡亲们富裕了,也不忘帮助困难的人,他们就像一片片枝叶相扶,花朵相映的桃林,借着一阵阵和谐善良的风,让扶危济困蔚然成风。

⑫“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虽说我离开家乡已很久了,父亲离开我们也已很多年了,但我还会常常回到家乡去沐浴那清新的永远不可忘怀的风,或伫足回望父亲的风。这时,我都能感觉到父亲正披一袭风,依然像当年一样,将他那慈爱温暖的风洒满我的心田。

⑬回到家乡,我也会感受一番自己的风。如今,我自己的风多是穿行在林立的城市楼台中,驻足于街道旁婆娑起舞的丰腴的梧桐树叶上……但它的根就在家乡古老的门环间,在油油亮亮的桃树枝叶间……

(选自《思维与智慧》)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山中访友

李汉荣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zhī)子花气息。早晨,好清爽!

②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③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④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已,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⑤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亲切地和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一面明镜,是要重新梳妆吗?你好,汩(gǔ)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hè hé)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⑥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chòu   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⑦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思泽?

⑧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吹,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