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高埂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浊浪空        排:排泄 B、宠辱忘        偕:都 C、饮少醉        辄:就 D、一小舟      拏:撑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泻出两峰之间者 B、西南诸峰      问姓氏
C、或异二者为       山僧智仙也 D、然则何时乐耶   余强饮三大白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家,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目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B、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光,碧玉沉入水中,像月影映入水底,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C、峰回路转,有亭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的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D、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痴的人呢!”

(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段选文均表达方式多样。甲文议论、抒情,描写兼有,乙文议论、记叙和描写并重,丙文侧重细致描写和抒情。 B、三段选文都有写景。甲文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之景,乙文写醉翁亭四周的美景,丙文写西湖雪夜之景。 C、三段选文均寄托了作者的情感。甲文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理想,乙文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之情,丙文则流露出作者的过往之念与故国之思。 D、三段选文均语言精妙。甲文中用一连串四字短语分别写出一阴一晴景象,分别突显了悲凉的情景和超脱自如的心境,乙文中的“翼然”,活画出醉翁亭翩然欲飞之势,丙文中的“俱绝”二字,写出西湖雪夜的万籁俱寂。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口 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武汉解封后,由于其他国家疫情依然严重,所以网上共学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线上课程正好学习文言文,小杭和小武想分别通过古诗文来为对方介绍自己城市的著名景点,来一场云旅行。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吧!

甲:

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有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此生平第一大观也。坐良久,阳乌将落,相携下山,南屏晚钟动矣。韬光、云栖路远未到,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紫阳洞予以为必可观,而访寻得之,洞口仅容—指,涓涓流水而已,相传中有洞天,恨不能破门而入。

——《浮生六记》(有删改)沈复清:

乙: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 , 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浮生六记》(有删改)沈复清:

丙: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茏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 ,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黄鹤楼记》 阎伯理⑦唐:

注释:①黄鹄矶(hú jī):黄鹄矶位于武昌城区西部,为蛇山西端突入江中矶石,与汉阳禹功矶隔江对峙。②黄鹄山:湖北省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鹤山 。③蛇山:即黄鹤山,山形蜿蜒如蛇,故名。 ④琢堂:名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清代诗人、藏书家,作者在童年时期就与他结交成为朋友。⑤闼(tà):门。⑥濑(lài)乡九柱、东阳八咏:濑乡的老子祠,东阳的八咏楼。⑦阎伯理:唐代人,生平不详,所属文学时期为隋唐五代文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