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 , 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 , 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算 , 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算,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 , 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季方:陈太丘次子。②绥:安抚。③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④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⑤进火:烧火。⑥算:(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算,放竹算。⑦馏:蒸饭。⑧易:修整。⑨夺:失误、遗漏。

(1)、下列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下家君太丘”中“足下”用作敬辞,表示对对方的尊称。 B、“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不知卿家君法孤”中的“法”字为“效法、仿效”之意。 C、“周公、孔子异世而出”中的“而”与《醉翁亭记》中“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而”意义与用法一样,都是连词表顺承。 D、“尔颇有所识不”中的“识”字与成语“博闻强识”中“识”意思相同。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A、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B、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C、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D、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4)、陈太丘是颍川陈氏的始祖,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 其子元方、季方继承了父亲的好品行,后来都升任朝廷高官,两人与其父一同被后人并尊为“三君”。请依据上文,探究陈氏家族兴盛的原因。
举一反三
对比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块、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异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

【注释】①块(jué) :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yíng) 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 :荠菜。⑥舁(yú) 夫:轿夫。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乙】

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崩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⑨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⑩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龙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