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文言文阅读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巨伯曰:“远来相视,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颍州(今属阜阳)人,汉桓帝年间的义士。②值:遇,遇到。③胡贼:指胡人入侵的军队。④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指城。⑤败义:败坏道义。⑥独止:独自留下。⑦班军:调回出征的军队。

(1)、下列对胡贼“班军而还”原因的推断,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同情“友人”之疾已病入膏肓 B、“一郡尽空”, 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攻打的价值 C、荀巨伯勇猛无比,难以战胜 D、被荀巨伯“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的义行所打动
(2)、下列对加点字含义的理解和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友人巨伯——联系上下文推断,此处“语”字意为“告诉”。 B、子可——联系《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可知,此处“去”也意为“离开”。 C、令吾去——联系语境推断,此处 “子”意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与 “对子骂父”(《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子”意思相同。 D、不忍之——联系《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可知,此处“委”也意为“丢下”。
(3)、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的大意。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4)、有同学关注到选文的出处,并提出疑问。请根据选文内容,并参照所给的示例,解答该同学的问题。

疑问:选文为何被编入“德行”门,而非别的门类呢?

示例:元方小小年纪,就能针对友人的言而无信、对子骂父,有理有据地进行辩驳;用“入门不顾”的行动表达对“无信”“无礼”之人的鄙弃,可见元方品行刚正,不怕因坚持做正确的事而得罪人,因此被编入“方正”门。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