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子举贤

司马迁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漯绁(léi 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②骖:古代一车四马,骖是两边的马。③诎:同“屈”,受委屈。④信,同“伸”,受尊重。⑤感寤:受到感动而醒悟。寤,同“悟”。⑥抑损:谦卑退让。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节俭力行重于齐”与“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中“以”的意思相同。 B、“负荆罪”中的“谢”是“道歉”的意思,“摄衣冠曰”中的“谢”与之意思相同。 C、”字有“伸长”“蔓延”“邀请”等义项,“于是入为上客”中的“延”应为“邀请”之意。 D、“晏子而问之”的“怪”属于词类活用,可译为“使……奇怪”。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语段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B、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D、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语句的大意。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4)、请依据文中晏子的事迹,说说他有什么样的品格。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蔡襄传

《宋史》

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教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 , 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

祭蔡端明文

[宋]欧阳修

    自公之奋起徒步而名动京师,遂登朝廷,列侍从。其年壮志锐而意气横出,材宏业茂而誉望伟然。使天下为子者,莫不欲其亲如公之亲;为父母者,莫不欲其子如公之为子也。其荣且乐,可谓盛哉!及其衰也,母夫人丧犹在殡,而公已卧病于苫块之间,而爱子长而贤者遽又卒于其前,遂以奄然而瞑目。一孤藐然,以为二丧之主。呜呼,又何其不幸也!此行路之人闻之,皆为之出涕,况于亲戚朋友乎!况如修者,与公之游最久,而相知之最深者乎!

【注】①蔡襄:北宋名臣,曾任端明殿学士,故欧阳修称其为蔡端明。②《四贤一不肖诗》:因范仲淹被贬而作,颂扬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四人,抨击时任朝廷副相的高若讷。③鬻:卖。④苫块:苫,草席。块,土块。古礼,居父母之丧,孝子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