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海淀单元测试AB卷 小语三上 阶段素养监测卷(五、六单元)

阅读理解

美丽的兴凯湖

王晓廉 李积成

祖国北方有许多美丽的山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素有“绿宝石”美誉的兴凯湖。

它不是海,却像海一样辽阔,像海一样磅礴。从遥远的地平线上聚集 视频讲解的白色波涛,连接成一道道雪墙,鼓动着,喧嚣着,一起奔涌向前。一段波涛从高处跌落了,另一段波涛又卷起来,彼此呼唤着,牵扯着,追赶着,或迎着旭日,或驮着晓月,一排排向岸边扑来。毫不疲倦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奔腾着,轰鸣着。

有时候,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澄澈的湖水尽头与青黛色的天空连成一体,让你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青天。眼前的鸟儿在飞翔,你却辨不清它是贴水低掠还是在高空振翅。蓝天上飘拂的白云倒映在水中,异常清晰,使你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鸟儿,正在云天翱翔。

在兴凯湖久了,你还会发现,无论是春天、夏天,还是秋天,起伏的浪花永远是洁白的。即使有一点儿枯枝腐叶,也会被水流、巨浪抛上岸去。湖水永远清澈透明,如云,如梦,如诗。

兴凯湖是鱼的世界,更是鸟的天堂。湖边一个月牙形的沙滩上,就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鸥鸟。它们拥挤着,喧嚷着,骚动着,仿佛在举行盛大的集会,欢快热烈。

(1)、语文要素仔细阅读第2、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每段的关键句。这两段中,作者围绕关键句,描写了兴凯湖的特点。
(2)、第5 自然段中最能表现鸟多的一个四字词语是
(3)、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兴凯湖的美。请你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多选)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①湖水永远清澈透明,如云,如梦,如诗。

②它们拥挤着,喧嚷着,骚动着。

(4)、“兴凯湖是鱼的世界,更是鸟的天堂。”文中没有具体描写湖水中的鱼,请你结合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写一写“鱼的世界”。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黄河魂

①壶口瀑布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那次来到壶口,我一下子惊呆了。 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仿佛把我给吞没了。

②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它们各不相让,非要在壶口“冲线”的一刹那,争个你低我高。

③来了! 来了! 呼啸着、拥挤着冲锋在前的惊涛,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就在前面的一排巨浪刚刚冲来的一瞬间,后面的一排早已接踵而至。雷霆钧的冲击力,足以所向披靡,那紧随其后的更是势不可当。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前呼后拥的千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进深渊……

④震耳欲聋的雷声还在轰鸣,紧接着撼天动地的霹雳又已炸响。跌落深渊的巨龙,拼命挣扎着、蜿蜒着,企图跃出深渊。可跟踪而至的后来者,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冲下来。在山呼海啸般的轰鸣中,无数的断鳞残甲,化作腥风血雨,从深渊中升腾,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冲天而起,扶摇直上……

⑤伫立在壶口瀑布前,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 目睹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我深深地被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为她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为她那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所感染,为她那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所激动……我的整个身心已经融化进壶口瀑布中去了。

⑥黄河! 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而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 我真希望时间凝固在这里,让我在这里待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选文有删改)

三峡之秋(节选)

方 纪

①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山,峡谷里早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的谷壑 ,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