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梅苑》校刊中还可以关注科技新闻。请搜集课外资料,推出“科技新闻”板块,带领同学们走进科学。

材料一

由天津滨海高新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天津基地制造总装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意味着我国迈出了建立长期在轨、多人驻留空间站的关键一步,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据了解,天津滨海高新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天津基地制造总装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主要用于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起飞质量22.5吨,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

材料二

除外观庞大、硬件一流以外,空间站的“软件”部分——舱内布局,也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天和核心舱的密封舱内配置了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六个区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张昊表示,核心舱不仅能够保证每名航天员都有独立的睡眠环境和专用卫生间,而且在就餐区配置了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折叠桌等家居用品,还配置了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抗阻拉力器等健身器材,以满足航天员日常锻炼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航天员工作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天和核心舱密封舱采用了情景照明技术和Wi-Fi通信技术,可轻松便捷地控制照明设备开关、查询站上物资存储情况。通过天地通信链路和视频通话设备,可实现空间站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和收发电子邮件。从饮食睡眠到医保锻炼,再到视频通话,核心舱这座“太空别墅”既舒适又便利。

(1)、结合三则材料内容,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
A、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这意味着我国迈出航天事业的第一步 B、舱内布局,为航天员的生活和娱乐提供了诸多便利。 C、核心舱能够满足航天员日常锻炼的需求,是一座既舒适又便利“太空别墅”。 D、天和核心舱中连了Wi-Fi,实现空间站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和随意浏览网站。
(2)、请你为材料一拟一个标题
(3)、天和核心舱顺利发射的消息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小语是个“航天迷”,对天和核心舱了解得比较多,校园记者社的小记者小文对他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请你结合材料和语境,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①

小语:因为天和核心舱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它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迈出了建立长期在轨、多人驻留空间站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小文:据总体主任设计师介绍,天和核心舱不仅硬件一流,“软件”部分也令人赞叹!

小语:的确。舱内各区域分工明确,有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六个区域。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天也能连Wi-Fi,可实现天地视频通话!

小文: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小语:②

小文:谢谢你的精彩解答,你真是名副其实的“航天迷”!也感谢你接受采访。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海军三大舰队在南海海域举行实兵实弹演习

    央视网报道 7月8日,海军组织三大舰队上百艘舰艇和数十架飞机以及部分岸导发射单元,分成红蓝双方,在海南岛至西沙附近海域举行实兵实弹对抗演习,全面提高海军部队新形势下执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记者在红方编队的指挥舰合肥舰上。演习刚刚开始,蓝方就派出多个兵力群,从空中、水面、水下和电磁空间,对红方进行轮番袭扰。

    红方舰艇编队迅速采取反干扰措施,在空中预警兵力的协同下,及时侦获蓝军行动。红方航空兵多架战机前出,对蓝方来袭机群进行拦截,夺取了局部制空权。在航空兵制空作战中,红方多型舰艇和飞机发射导弹对蓝方来袭战机和舰艇实施精确打击。

    此次演习,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为演习背景,课题设置紧贴实战,重点演练制空作战、对海作战等信息化海上作战相关内容。参演兵力以南海舰队为主,包括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部分兵力,涵盖航空兵、潜艇、水面舰艇和岸防部队等各类作战平台。

    演练中,蓝方多艘潜艇悄然出动,逼近红方舰艇编队。红方多架舰载反潜直升机,与舰艇密切协同,锁定蓝方潜艇踪迹,并抓住有利战机果断发射鱼雷,对蓝方潜艇实施精确打击。与此同时,红方两艘深海待机的潜艇发射鱼雷,对蓝方两艘潜艇成功进行伏击。

    红方指挥舰合肥舰舰长赵岩泉:蓝方兵力在哪里?舰艇如何出击?飞机什么时候起飞?潜艇在哪里?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必须要自主地搜集情况,自主判情,综合定下决心,这样才能获得战场主动权,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一场实战化的考验。

    演习中,蓝方还对红方附近的要地实施了突袭。红方岸防兵力对来袭导弹实施分层抗击。记者在现场看到,干扰与反干扰、侦察与反侦察,接踵而至的敌情,各种火力运用一波接一波。红蓝双方的舰潜机共进行了多个波次的对抗,演习海空域导弹怒射,鱼雷逐浪,霹雳震天,一个个目标被准确摧毁。演习实射各型导弹、鱼雷数十枚。

    此次演习是海军年度例行性训练活动。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王冠中,海军政治委员苗华,南部战区司令员王教成以及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关领导参加演习并现场指导。

    演习指挥员、南海舰队司令员沈金龙:这次演习是全军实战化训练座谈会后海军组织的首次重大实兵实弹演训活动,反映了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成果,体现了海军设计战争、设计训练的练兵思维,有力推动了海上方向实战化训练深入发展。

(央视新闻 记者 朱传亚 黎友陶 陈振宇 冯刚 张杰 吴永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宫空间站(又名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从2021年开始建设的一个模块化空间站系统,为人类自1986年的和平号空间站及1998年的国际空间站后所建造的第三座大型在轨空间实验平台。基本构型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组成。轨道高度380公里左右,重量60—180吨,最终可长期驻留6人。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问天实验舱的工作舱是迄今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单密封舱体。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后,可满足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共6名航天员的入住条件。两舱成功对接,使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技术验证,使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走向应用型空间实验室更进一步。

【材料三】

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启。我市中小学组织学生以不同方式观看了这场激动人心的课程直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变身“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3名新晋“太空教师”介绍和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为了完成“深圳文化库”资料的收集,小深和小圳进行了探访,以下是他们整理的资料:

【材料一】:

深圳传统手工艺、古建筑及古村落各区分布统计图

      区域

项目  数量

宝安

龙华

光明

南山

福田

盐田

罗湖

龙岗

坪山

大鹏

新区

传统手

工艺

5

4

0

1

0

0

5

2

0

3

古建筑

30

12

8

5

1

2

2

9

11

9

古村落

7

4

3

0

1

0

1

4

0

4

     ①“深圳文化库”资料的收集覆盖10个市辖区,范围全面;收集数量丰富,共有133项。其中,传统手工艺有5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建筑与古村落有4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项为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3项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②在探访的过程中,不少传统手工艺传人话及“传承”,值得引起关注。

③南山区剪影传人刘期培:“由于剪影需要一定的天赋,并且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年轻人多不愿学,已经是后继乏人。”

④宝安区木器农具制作技艺传人文业成:“这类手工制作目前没有生产技术记载,而其中木雕部件、手绘花纹图案、制品的边缘修饰、削、雕的技术,都有它的秘诀和独特技艺,手传口授的民间手工艺特点浓厚。目前,松岗仅存四名用传统方法制作木器农具的老师傅。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恐将失传。”

⑤龙华区银壶收工技法传人魏东:“在近年的拍卖会上,来自日本的‘手敲银壶’以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价格卖出。然而在中国,银壶的收藏价值却不被人们知晓和认可,而这门手艺濒临失传。”

(摘编自深圳图书馆数字资源 —— “深圳记忆”专题数据库)

【材料二】:

①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市场经济一直是深圳文化发展背后的强大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圳文化以创新为方向,逐步结构化成创新型文化生态系统。

②如图所示,这一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呈现以市场为核心的嵌套型特点。建立“文化+科技”“文化+渠道”“文化+金融”的政策支撑系统,以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两翼,推进科技与文化实现多领域跨界以及城市各价值元素相融合。

③“文化+科技”的独特发展路径加快了深圳文化创意价值的转换速度。得到科技市场的强大支持,文化资源顺利地实现了资本化,深圳的文化创意的潜在市场价值得以快速地转换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有数据统计,美国硅谷的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所花的时间平均不到6年,而深圳只需要不到3年时间。 一些技术领域深圳已经与世界发达国家“并跑”。例如,深圳腾讯集团,业务覆盖社交、网络游戏、动漫、媒体和云服务等多个领域,年收入超过2000亿元,成为从深圳走向世界的全球互联网企业巨头。

④“文化+渠道”的传播扩散力量赋予深圳文化发展以巨大的创新动能。深圳文化借力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全球通达,构建了全球性文化市场渠道。近20年来,深圳紧紧依托文博会,带动深圳文化企业领跑全国,走向世界,让深圳的大批文化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例如,在文博会作用下,深圳雅昌由传统的印刷公司演变成文化产业领域的龙头公司。

⑤“文化+金融”赋予深圳文化以杠杆力量。深圳资本市场、金融控股集团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一起,建构了“文化+金融”的完整生态系统,使深圳文化产业生态圈拥有了其他城市不曾拥有的“金融支持文化、文化运营城市”的强大力量。

⑥在此创新型文化生态系统之下,深圳逐步实现从“文化沙漠”迈向“文化绿洲”。

(摘编自傅才武王星星《新兴移民城市发展的文化“跟进——引领”范式:深圳叙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