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到第2章)
布料种类 | 涤纶 | 麻 | 棉 |
杯中所剩水量 | 最多 | 较少 | 最少 |
探究所用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角度考虑,应比较 的多少。从而得出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是否有关,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资料】
①受热时,四硫化钠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2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取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 , 反应为4Na2CO3+12S+O2 2Na2S4+2Na2S2O3+4CO2 , 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blank#}1{#/blank#}。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乙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丙所求),拔下橡胶塞,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有淡黄色固体产生,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h1/cm | 11.2 | 11.4 | 11.6 |
h2/cm | 8.9 | 9.1 | 9.2 |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blank#}2{#/blank#}%(结果精确到0.1%)
【反思与评价】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blank#}3{#/blank#}。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 | 将气体依次通过灼热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 |
B |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过量的硝酸钡,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 |
D |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
猜想1:与水杯的起始高度有关。
猜想2:与杯中的水量有关。
猜想3: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实验次数 | 水量/mL | 起始高度/ cm | 反弹高度/ cm |
1 | 50 | 50 | 61 |
2 | 50 | 75 | 102 |
3 | 50 | 100 | 146 |
4 | 100 | 100 | 184 |
5 | 140 | 100 | 218 |
小金用同型号乒乓球和纸杯进行了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格: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