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六石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材料一: 人类最早使用的是金、银, 在自然界里以单质形式存在。
材料二: 在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 人们在森林大火后的灰烬中发现了铜, 这是由于木材燃烧生成的木炭和地表的铜矿石反应, 将铜矿石还原为铜。随后, 我国便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材料三: 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人民已经熟练掌握生铁、熟铁和钢的冶炼技术, 铁器被厂泛应用于农业和军事。
材料四: 汉代《淮南万毕术》记载:“白青(硫酸铜溶液) 得铁即化为铜”。
(1)三星堆遗址发掘区文物保护人员及时对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和保护。下列措施中不宜用于保存金属文物的是{#blank#}1{#/blank#}。
A.定期用湿布擦拭文物 B.金属文物储存在干燥环境中
C.在金属文物表面涂抹保护物质 D.提醒观众不能用手触摸文物
(2)锡是我国古代“五金”之一,古人的炼锡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blank#}2{#/blank#}。
(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青铜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0.0g)。
烧杯+盐酸 | 青铜样品 |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 |
甲 | 120.0g | 80.0g | 199.8g |
乙 | 120.0g | 100.0g | 219.8g |
丙 | 130.0g | 80.0g | 209.8g |
注:
请计算:①青铜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blank#}3{#/blank#}
②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lank#}4{#/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