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数值(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原理应用】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如图2)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用分子筛分离空气获得氧气,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方法制得的氧气浓度如何?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测定收集气体中氧气的含量。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所收集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V1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进行打开弹簧夹b,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
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经测定V1=210mL;V2=50mL,则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精确到0.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步骤】: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实验分析】(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blank#}1{#/blank#} 。
(2)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为{#blank#}2{#/blank#}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blank#}3{#/blank#}。
(3)小强实验操作均正确,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25mL | {#blank#}4{#/blank#}mL |
【实验结论】: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 {#blank#}5{#/blank#} 。
【实验反思】:小红同学实验误差较大,请你帮她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blank#}6{#/blank#} (请写出其中一条)。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