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名校联考化学试卷

Ⅰ:的制取及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

(2)组装一套能控制产生速率的发生装置,需用到图1中的仪器是(填字母),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收集一瓶并进行性质探究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细铁丝燃烧时,(填字母),生成黑色固体a.产生大量的白烟b.发出耀眼的白光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具有氧化性

从安全角度分析,水的作用是

Ⅱ.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鱼类运输供氧箱

任务1:选供氧剂

(4)查阅资料:过氧化钙、过氧化钠都能与反应生成 , 等质量的两种固体与足量水作用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小组讨论后认为选择更好,理由是(写1条)。

任务2:设计装置

(5)为保证不同鱼类在运输中的存活率,需要监测水中溶氧量和温度。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图3的鱼类运输供氧箱,其中微孔输氧棒的作用是。利用该装置持续供氧5分钟,数据记录如图4所示,可得出水中溶氧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

举一反三

(一)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识别仪器:m{#blank#}1{#/blank#}。

(2)利用图G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若{#blank#}2{#/blank#}(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blank#}3{#/blank#},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blank#}4{#/blank#},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lank#}5{#/blank#}(填编号),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为{#blank#}6{#/blank#}。

(4)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blank#}7{#/blank#}。

(二)请跟随科学家的脚步,通过模型等认识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思路和方法。

任务1:分析史料,构建模型

(5)1897年,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blank#}8{#/blank#}。

(6)1909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blank#}9{#/blank#}(填序号)。

①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②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③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④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 ⑤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任务2:认识原子,制作钠原子结构模型

准备好材料(剪刀、胶水、卡纸、绳子、橡皮泥),用橡皮泥搓11个大小相同的红色小球表示质子,12个大小相同的黄色小球表示中子,{#blank#}10{#/blank#}个更小的蓝色小球表示电子。把所有{#blank#}11{#/blank#}色小球相互粘在一起,组成原子核,放在卡纸中心,并以此为共同的圆心,用绳子绕3个直径依次增大的圆表示核外电子层,然后在各电子层上粘上剩余小球,作品如图。

(7)任务3:认识分子,搭建分子模型

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小球搭建了四种模型,其中可表示混合物的是{#blank#}12{#/blank#},属于单质的是{#blank#}13{#/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