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17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份考试试卷
材料一: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它的出现,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上人类对于自然界动植物和生态环境操纵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从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材料三:楚国铁农具种类相当齐全。春秋中期,楚人创建了筑陂蓄水的水利工程,其排灌系统之完备为列国所罕见……吴起变法时,向楚悼王明确提出移民垦殖。此举对开发周边地区,扩大耕地面积,带去先进的生产方法,起到了巨大作用。楚国发达的农业,不仅造就了农家学派及其创立者——许行,而且催育了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神农》。
——摘编自陈绍辉《楚国的农业与水利》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三: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拉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
——《带你走进:中国水利工程——都江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