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生物学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4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蚱蜢属于
消费者。
(2)、
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
,占第
营养级。
(3)、
蛇和鹰的种间关系是
。
(4)、
给草施加含
32
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
32
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乙,图中B为
。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它们体内的放射性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
(填“高于”或“低于”)前两者。
(5)、
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导致蛇数量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
,青蛙的数量
。
举一反三
某池塘中养殖有不同食性的鱼类,对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该池塘的有机物输出量很大,需大量投放饵料维持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性鱼、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生物的数量,并调整部分营养关系,以有效控制水华发生。回答问题: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由于土壤盐渍化严重,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低,因此优势种芦苇遗传多样性对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非常重要。为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遗传变异及其与生境盐度的关系,研究人员在该湿地采集了7个芦苇群体280个个体的叶片进行研究,为植被的生态修复和保育提供科学参考。
西北某山区由于乱砍滥伐、盲目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为寻求有效的环保之路,科研人员在该地区进行相关研究,将某区域平分为两组,一组实施退耕还林、合理开发利用等措施,另一组仍为原有利用模式。十年后,对两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测定,获得图一所示结果。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退耕还林组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池塘中A、B两种具有捕食关系的鱼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被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半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图为多年生灌木林中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生物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