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 专题12水循环及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①含沙量提高②水位上升③水流缓慢④水量增大
①下渗量增多②降雨量减少③春季降水量多于冬季④年内径流量变化增大
材料一:浩翰的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沙漠,这里降水量只有8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均匀地分布着113个海子(湖泊),而且无论冬夏水位不增不减,且冬季不结冰。经测定该区域湖泊水的矿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沙漠东南缘和南缘山区的大气降水具有同源性。调查资料也表明,南部湖泊水位高度普遍高于北部湖泊,也高于其南部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
材料二: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地理位置示意图。
山区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在区域自然环境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具有“水塔”功能,为山区及其下游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冰川和积雪对山区流域的水文过程具有缓冲作用,以调节因降水季节不均而引发的河川径流不稳定性。自20世纪中期来,以气温显著上升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加速了山区冰雪消融,使得山区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区域。
图1理论框架是基于“大气圈一冰冻圈一水圈”之间相互关系,探究山区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机制。
冰川面积不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天山山区98%的冰川面积小于10km²。图2为1961-2012年天山山区冰川变化特征。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海陆间水循环”实验装置(如图)。模拟了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过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