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渝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的特点是需要继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小强观察到水沸腾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气泡情形,请帮助他判断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数据表格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温度/ | 83 | 87 | 91 | 95 | 99 | 99 | 99 | 99 | … | |
结论 |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blank#}1{#/blank#},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实验中水的沸点为{#blank#}2{#/blank#}℃ | |||||||||
方法 | 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运用了{#blank#}3{#/blank#}法. |
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T/℃ | 90 | 91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1)根据数据,在图2坐标中描点并画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blank#}1{#/blank#}
(2)在实验过程中,三组同学测到水的沸点分别是97℃、93℃、102℃。对此现象,有同学提出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示数有偏差。为验证该猜想,可以将这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冰水混合物中,若三支温度计示数{#blank#}2{#/blank#},则证明该猜想正确;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blank#}3{#/blank#}(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本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为{#blank#}4{#/blank#}℃。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blank#}1{#/blank#}(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blank#}2{#/blank#}℃;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时的大气压{#blank#}3{#/blank#}(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
②用质量为的水做实验,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a:若用质量为
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丙中的{#blank#}4{#/blank#}(选填“b”“c”“d”);
(4)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blank#}5{#/blank#};
(5)另一个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适当改变,如图丁所示,试管甲管口朝上,试管乙管口朝下,内均有适量水,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固定,然后对大烧杯进行加热,待大烧杯内的水沸腾后,会发现试管中的水{#blank#}6{#/blank#}。(选填“都能沸腾”“都不能沸腾”“只有甲沸腾”或“只有乙沸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