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945年4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大表大会。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开始
举一反三

世界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过程,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和迂回曲折地“转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提示在A处填上正确的内容,结合所学和材料一的某种思想举出在18世纪“推动了近代欧美政治制度转型”的一例重大事件。

材料二: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它们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沙皇政府在1861年改革后,引进西方先进国家的机器设备、重要工业原料和新技术。……木犁与链枷、水磨与手织机的俄国,开始迅速地变为铁犁与脱谷机、蒸汽磨与蒸汽织布机的俄国。

——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所走道路上有何相同点?又是如何促进了两国“新陈代谢”的?

材料三:热门词汇,是一种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的词汇现象。阅读下表:

时间

热门词汇

转变

1911——1912

武昌起义、退位诏书

王朝覆灭

1927

秋收起义、薄弱山区

拉开序幕

1997——1999

基本方针、回归祖国

迈向统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工厂制度、铁路时代

走向工业化

1917

彼得格勒、无产阶级

建立新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计算机互联网

开启新时代

(3)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承认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提示的中外史实中各选一例,以“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前进”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得摘抄示例)

示例: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前进

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科学文化领域都产生过许多的杰出人物,他们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的指引下同清政府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11年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在此影响下,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退位。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科学家冯∙诺依曼等人的努力下电子计算机发明并迅速普及开来。同时在温顿∙瑟夫等大量科学家的努力下互联网诞生并迅速走进千家万户,现代社会因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更加的丰富多彩,推动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中国还是世界,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在继承新文化运动精神的基础上,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其拥有了新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我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我国工人运动。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成立,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摘编自张鹏飞《早期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传播》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

出生年份

参会年龄

备注

董必武

1886

35

在上海参加了五四运动;创建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

李汉俊

1890

31

与陈独秀等先后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毛泽东

1893

28

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五四运动参加者,在湖南筹建俄罗斯研究会、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

陈潭秋

1896

25

五四运动爆发后,领导了武汉地区的爱国学生运动,与董必武在武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王尽美

1898

23

五四运动参加者,在济南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参与共产党早期组织

邓恩铭

1901

20

与王尽美等在济南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发起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刘仁静

1902

19

北京大学学生,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依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材料三1925年——1945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

1925年1月

1927年4月

1927年7月

1928年6月

1934年初

1937年初

1945年4月

党员人数

994

5.7万

1万

4万

30万

4万

121万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