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

两只右手靠拢在一起,表示“朋友”的意思。 

“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 

(选自《说文解字》)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选自《论语》十二章) 

【丙】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进:荐进,推举。②匡:纠正,扶正。 

(1)、解释加点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解释

不亦

通假字

①说:

吾日三吾身

音随义转:xǐng

②省:

管仲公子纠

字典义项:a事情;b侍奉,服侍;c 实践;d使用。

③事:

管仲之

成语迁移:出谋划策

 
(2)、用“/”符号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及 小 白 立 为 桓 公 公 子 纠 死 管 仲 囚 焉 
(3)、下列解释加点字错误的一项是( )
A、则不能励精(懈怠) B、须静也(学习) C、起(凶狠) D、恐前后受其(攻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5)、请结合以上文言文,谈谈在交友上你获得哪些启发?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 , 怀英遇“坎” , 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 , 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 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 , 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 , 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 , 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④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⑤缘:因为。归朝:归顺南宋朝廷。⑥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根据古诗文的学习经验,完成 15-19 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初出城留别        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①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注释:①青门:京城东门

随园记    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康熙时, 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都人游者,翕然①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园倾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 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②;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③。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④,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⑤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 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选文有删减)

注释:①翕然:络绎不绝的样子。②岫(xiù):山穴,山洞。③宧(yí)窔(yǎ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④繁瘠(fánjí):繁多。⑤夭阏(è):《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原来的形势。

古诗文阅读(20分)

[甲]

湖上晚归

[宋]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①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②,鸡犬林萝隐隐声。

[乙]

    《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回奴,山不连陵回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皦③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为林和靖④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常畜双鹤,之樊中,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逋必 , 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张岱《西湖梦寻·孤山》)

[丙]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决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宋史·林逋传》)

【注释】①红:红蕖。②诛茅地:引用屈原“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隐逸之地。③同“皎”,明亮。④林和靖,林逋,字君复,北宋诗人,下文的林处士是其别称。⑤(chuán):迅速。⑥晦迹:隐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