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课外阅读。

昂起头真美

ㅤㅤ    ①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
    ㅤㅤ②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③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ㅤㅤ    ④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ㅤㅤ⑤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⑥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钟爱的那种可爱。

(1)、在最后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2)、珍妮以前是个总爱 的小女孩,因为她觉得 
(3)、那一天,珍妮为什么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
(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信其实也是美丽的表现,太注重外表就会失去许多快乐。 B、只有外表美丽的人才拥有快乐,才能拥有自信。 C、要想拥有快乐,就得具备美丽的外表,还得充满自信。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不要太在意外表。 B、一个人只要拥有自信,就拥有美丽。 C、要多称赞别人,被赞美使人变得美丽。
(6)、如果你碰见了珍妮,你会对她说什么呢?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敬重卑微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当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燃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______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______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__体积,______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晶莹的雨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桑树!明明看见了,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明明也拼命跑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个来到了这棵桑树下。树上________还有桑叶,________已经稀稀拉拉没有几片了。明明不由分说,“哧”的一声爬上了树。

    “喂,这棵桑树是我先看见的。”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上挂满了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继续往上爬。他一手攀着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就塞进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一看,只见女孩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满是忧伤。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

    明明的喉咙里像梗住了东西,心里默默地思索:“她________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________不会这样难过。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似乎感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听到了她低声的抽泣,看到了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眶里“扑簌簌”地滚下来。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明明觉得自己的心像刀割一样作痛。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转眼间,他已经来到了女孩子面前:“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有点诧异。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要它。”“你也很需要。”女孩子说。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课外阅读。

瓶盖上的童年

佚名

ㅤㅤ①作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我不但全程经历了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强大的过程,而且亲身感受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ㅤㅤ②我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根本就不能指望父母会花钱给我买玩具。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任凭物质再缺乏也抹杀不了孩子的天真和童趣。我们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有什么玩什么,男孩子滚铁环、玩弹弓、弹玻璃球……女孩子玩踢毽子、跳绳、扔沙包……花样很多,大家玩得也很开心。

ㅤㅤ③有一年暑假,永然的叔叔从城里回家小住,带回来一副中国象棋。那泛着光泽的圆润的棋子,那调兵遣将的气魄,那铿锵有力的声响……让我们十分羡慕和向往。永然的叔叔有时也带我们玩几盘,小孩子学得快,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马走日字象飞田,炮打过去一溜烟”等基本走法。那几天,我们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

ㅤㅤ④可好景不长,永然的叔叔回城了,带走了他那副可爱的象棋。自此我们好像“丢了魂”,玩什么都感到没意思,于是四处寻觅象棋,但是找不着。记不清是谁提出了自己制作象棋的想法。主意一出,全体响应。

ㅤㅤ⑤用什么做棋子呢?32颗棋子,不但形状得一样,还得分成两种颜色,一下子凑这么多不容易。我们先用硬纸片,太薄,拿着不顺手;用小木块,找不到那么多……最后,我们想到了瓶盖。当时在农村,夏天流行一种麦芽汁发酵饮料,两角钱一瓶,大人们干一天活都爱买上两三瓶消暑解渴,所以瓶盖很好找,而且每个瓶盖里都有一个白色的皮垫,上面可以用圆珠笔写字。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们找了50多个瓶盖,从中又挑出来32个新瓶盖。永然从他当老师的父亲那里找来蓝色圆珠笔、红色圆珠笔,我们在瓶盖里面的皮垫上写上“将”“车”“马”“炮”等字,就做好了棋子。

ㅤㅤ⑥用什么做棋盘呢?我家的草棚里有一个盛石灰的牛皮袋,我从上面剪了一大块牛皮纸,裁成大长方形,用蓝色圆珠笔画出“楚河汉界”。棋盘也做好了。

ㅤㅤ⑦由于人多,大家都想玩,我们就先后用瓶盖做了三副象棋。从此在整个暑假,我们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在树底下、房顶上、门洞里……“肆无忌惮”、快快乐乐地玩着我们的象棋。尽管还不懂“别马腿”,尽管还不会“连环炮”,没关系,我们有自己的规则,我们有自己的套路,只要高兴就行;棋子丢了、坏了,不要紧,我们再找个瓶盖就行了。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段时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不再痴迷于下象棋了,兴趣又转到别的方面了。童年的时光就在这样的欢乐中悄然流逝。

ㅤㅤ⑧回想过去,尽管贫寒的日子曾带来许多遗憾和沮丧,但“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的童年也不乏快乐。其实,穷也罢,富也罢,生活总不是圆满的,快乐要靠自己去寻找。

阅读

丹霞山游记(节选)

一个初秋的早晨,我离开了客栈来到丹霞山脚下,寻幽探径而上。此时只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山上奇花异身草散发芳香,怪石嶙峋雄浑陡峭。小憩时回望,身后宁静的小村庄被一层层薄薄的晨雾所(萦绕 缠绕),如梦似幻,阡陌纵横,风光优美迷人。

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广东韶关市仁化县境内,因典型的丹霞地貌和它的雄、奇、险、幽、秀而闻名于世。丹霞山由红色砂研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方圆是292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名言道:色如渥丹,如若明霞。所以丹霞山又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

据说丹霞山日出之景十分美丽,今日有缘亲自一睹,不胜欢喜。观日出的最佳场地是长老峰上的观日亭。但必须经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丹梯铁索。这条铁索是通向顶峰的唯一小径, 也是丹霞山最奇险的地方。

为了将那一瞬间的感动定格,我拽紧了铁索,屏气凝神,(战战兢兢 悠然自得)地挪移着脚步,额头豆大的汗珠冒出。山势高险,让人不寒而栗。终于到了观日亭。放眼望去,起初天还是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色, 不久,天空翻起了鱼肚白,此处好像是人生最明净的地方。一会儿,东方呈现出一些淡红色,一点一点地凝聚,紧接着天边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红( yùn  yūn )。慢慢地,太阳露出了半只脸,通红通红的脸色,就像半边火球。刹那间,宇宙变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瑰丽世界,花絮 shì  sì 的云霞闪烁着金红的光彩,犹如一条横卧在天际的大鲤鱼。突然,太阳努力往上一跃,把整个笑容都露了出来,顿时万道金光射向大地,把整个丹霞山染上了片片玫瑰色,重重叠叠的峰峦间,镶起了道道银边,闪烁得如同金蛇狂舞。过了一会儿,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五彩缤纷。

相传人类始祖女娲曾在丹霞山造人,并取五彩石补天。这个神奇的传说让更多的圣贤和文人墨客所向往,更向世人展现了丹霞山的神奇所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