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初中必刷题科学七上第二章第3节课时2 脊椎动物
一位渔民在舟山渔场捕到一条“大怪鱼”,它体长3.1米,背灰黑色,腹白色,头顶有肉刺。体前有一对鳍肢,尾鳍水平状,腹部有乳状突起,皮肤裸露。 口腔内有牙齿,头顶有一呼吸孔。调查后发现其体内有脊柱,有肺、心脏等器官,心脏结构与人类相似,体内有幼体。
某探究小组同学对材料中提到的“大怪鱼”所属的动物种类进行探究。
搜集资料:甲同学的证据①:,②:;乙同学的证据①:,②: 。
A.娃娃鱼 B.带鱼
C.扬子鳄 D.海豹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作出假设:{#blank#}1{#/blank#}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blank#}2{#/blank#}。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blank#}3{#/blank#}
为什么?{#blank#}4{#/blank#}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blank#}5{#/blank#}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blank#}6{#/blank#}。
【任务一】:探究荷叶表面物质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
[查阅资料]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M。
[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如图甲所示),处理方法及结果如表所示。
A区域 | B区域 | |
处理方法 | 用物质M浸泡,5 min后取出并擦干 | 用清水浸泡,5 min后取出并擦干 |
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 | ||
实验结果 |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