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团中央、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权益岗在行动: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专项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充分发挥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在构建全社会参与反诈工作格局中覆盖面广、根植基层、贴近青少年的作用,形成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合力,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涉案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目标群体,针对青少年研发出的多种诈骗套路,令人防不胜防。针对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社会各部门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网信系统要加强行业监管,落实网络用户实名制,建立网络账号监测预警机制。教育系统要通过防诈骗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青少年防诈骗安全,提高青少年预防被诈骗的能力。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法惩治青少年电信网络犯罪。

(选自《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5日,有删改)

(1)、请为短文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除“防诈骗专题讲座”外,请你再列举一种适合学校开展的提高青少年防诈骗能力的教育活动形式。
举一反三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

何为盲盒?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盲金起源于日本的福袋,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初,每年新年的时候日本的百货商店为了处理上一年的尾货,把不同的商品随机挑几种放到一个纸袋里,以固定的价格销售,为了取个吉利的名字,于是叫做福袋。盲盒在中国一直到2019 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流行的经济现象。

当初,盲盒产品还只在文化创意领域,作为一种潮品被小众追捧,“潮品十网红”这种模式立马就大火起来。经营者们看到盲盒市场有利可图,也脱离文化创意类的图层,往各个行业渗透。于是除最初的玩具行业外,餐饮、美妆、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也都掀起了“盲盒风”。有调查显示,2019年国内盲盒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74 亿元,预计 2021 年将突破百亿元。
【材料二】

 近期,有关“活体宠物盲盒”的新闻层出不穷:有消费者怀着好奇心下单后,收到的却是已在运输途中死亡的宠物;也有消费者表示,自己用高价购入的“宠物盲盒”,拆开后是价值低于预期的小动物……当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盲盒”与“萌宠”两大元素碰撞在一起,催生出的却是有风险的“带血生意”。

在不少网络购物平台上,“活体宠物盲盒”售卖的宠物包括猫、狗、乌龟、仓鼠、蜥蜴等。大部分商家会以尊重生命为名特别约定,不接受一切理由的拒收,退换和差评。

宠物盲盒卖家“不接受差评退换,玩得起再下单”的做法,实际上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交易双方都公认“拆盲盒的乐趣在于不知情”,如果动物存在健康问题,或消费者在开箱后对盒内动物不满意,由于商家不予退换,消费者维权十分困难,将其丢弃可能成为处理途径之一。

此外,活体动物邮寄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增加了外来物种和疾病传播的风险。与此同时,“活体宠物盲盒”的流行折射出部分商家和消费者在利益和猎奇心理驱使下淡漠生命的心态。不少人养宠物的初衷都是为了宠物带来的“陪伴感”,但宠物不是玩具,不能因一时兴起而随意买入,更不能因新鲜感消失、健康出现问题而随意抛弃。

根治“活体宠物盲盒”乱象,电商平台首先要加强信息筛选和监测能力。快递公司要提高检查能力,严控对禁运物品的违规运输。对于合规托运的活体动物要做好防疫、消毒和检测等工作,如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动物死亡,要做好无害化处理,并承担动物防疫相关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于此类新型经济领域的监督和指导,及时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摘自杭州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