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面对历史上的危机,俄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采取了回应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内外交困,民怨沸腾,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加速了农奴制的废除。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材料三   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

材料四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有人说,克里米亚战争催生了俄国历史的进步,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新领导人……增强民族力量”,是特指日本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61年的美国面临什么样的危机?林肯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什么?
(4)、美国历史上的“半自由”“半奴隶”分别指什么?
(5)、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智慧,启迪未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说说这些大国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举一反三
在各国历史进程中,革命、战争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奴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

材料二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形势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栋裂开的房子”。他说:“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他的演说生动形象,表达了北方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要求,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吴于廑《世界史》

材料三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改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