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项
事件
结论
①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
戊戌变法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③
新文化运动
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④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活动一】识历史地图,明悠久历史
【活动二】读齐鲁历史,晓儒学发展 作为齐鲁文化核心的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由孔子开创,孟子等继往开来,秦始皇
统一天下后,儒学崇尚仁义的思想观点并不被秦始皇所重视,反而制造了“焚书坑儒”的文化劫难。汉武帝在位时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最终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活动三】建资料卡片,知山东名人
【活动四】亲历纪念地,育爱国情怀
材料一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剧。
——摘编自张鸣《共和中的帝制》
材料二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他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问题的“最后觉悟”。
——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一: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
材料二: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材料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股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20年夏,在共产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试题篮